嘉定区马陆镇商会:以商会支部“组织力”提升非公企业“发展力”

信息来源: 商会部、宣教部  |  发布日期: 2019-09-16

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商会于2013年10月28日经嘉定区民政局、社会团体管理局批准正式注册登记成立;2014年6月,商会成立商会党支部,直接隶属于马陆镇党委。现商会党支部书记由商会会长、西口文化发展(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波担任。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马陆镇商会党支部紧紧围绕组织力建设要求,按照“党建带商建、商建强党建”的工作思路,以贯彻落实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为核心,导入“四好”商会建设标准,建立“三型六好”目标管理体系,加强学习型、服务型、担当型商会党支部建设,切实做到“班子形象好、党员作用好、劳资关系好、生产经营好、企业文化好、社会评价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两个健康”发展。


一、坚持政治引领,驱动“红引擎”,为建设学习型商会提速

始终坚持政治建会,突出党组织在商会工作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领导地位,增强政治认同度。

一是夯实组织基础,强化队伍建设。在选优配强商会党支部班子的基础上,通过制定正、负面清单,设置党支部书记“三有三无”(有信念、有担当、有底线;学无所止、知无不为、纪无不严)、党员“三亮三比”(亮身份、亮承诺、亮行动;比技能、比业绩、比奉献)评价标准,增强支部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同时,做好对优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深层挖掘、积极推荐“两代表一委员”,现有区镇党代表9人、区镇人大代表2人、区政协委员2人。


商会党支部选举会

二是创新工作模式,实现全域覆盖。以商会党支部为核心,运行“党支部+联合支部+党建顾问”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有效解决会员企业党建“真空”问题。对23家已建立党组织的会员企业,通过落实“七化七度”指标,提升企业党建工作水平;对46家有个别党员但未建立党组织的会员企业,通过建立联合支部,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对66家无党员的会员企业,通过选聘党建顾问,联系、指导、服务企业。

三是强化教育引导,凝聚思想共识。按照“会长带头学、支部集中学、会员自觉学”的模式,线下从严落实“三会一课”“红色星期五”主题党日制度,依托新时代百姓讲习学堂等载体,深入开展专题讲座、主题党课等理想信念教育。线上依托“两新互动网”“马陆商会”微信群等,定期更新支部党建动态,及时推送政策信息、学习菜单、活动发布等内容,打造全方位非公信息共享网络。


二、坚持需求导向,用好“红枢纽”,为建设服务型商会赋能

通过服务阵地再完善、服务内容再优化、服务能级再提升,促进信息链接、资源整合、功能辐射等枢纽作用发挥,做好亲商稳商工作。

一是阵地资源集聚。整合区域内“1个社区党建服务中心+56个党建服务站+119个党员工作室”三级党建服务工作平台资源和即将建成的远香湖党建主题公园,为企业党员开展党性锻炼、党员教育、党群活动等创造有利条件。

二是服务项目集成。设立“创·智·荟”项目化工作品牌,为会员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支撑。“创享”系列通过配合推广落实租购房、创新创业补贴等各类惠才政策,增强企业人才获得感。“智汇新城”系列通过开展创新创业大赛、文创峰会等,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群英荟”系列通过举办企业家研修班、“两新”书记培训班等,提升企业家综合能力素质。

三是多元文化集萃。结合企业文化年,为会员企业输送各类文化活动。红色文化方面,联合镇党建服务中心组织支部党员参与“不忘初心、悦读生活”阅读马拉松、红色经典诵读等活动;艺术文化方面,联合镇总工会,开展保利艺术课堂进企业系列活动;健康文化方面,联合镇文体中心开展户外素质拓展、网球系列公益赛等,以文化为引领,全面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红色经典诵读


三、坚持主动作为,激发“红能量”,为建设担当型商会添彩

着力做好“三个融入”,进一步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传递商会正能量。

一是融入中心大局,彰显新时代民营企业新风尚。结合“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采取支部发力、党员先行的方式,引导企业和员工在垃圾分类、“五违四必”整治、企业环评、扫黑除恶等各项重点工作中走前头、作表率。如在垃圾分类工作中,通过进会员企业党支部开展垃圾减量宣传活动,引入推行“零垃圾计划”的九悦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为有需要的单位制定个性化垃圾减量执行方案等手段,推动企业垃圾分类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融入发展大势,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充分发挥商会党支部在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做好下情上传、上情下达工作。结合大调研大走访,实现对135家会员企业走访调研全覆盖,上半年共收集到37家企业提出的问题建议56件,主要集中在“招工难”“融资难”“政策信息不畅通”等方面,通过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反馈,目前已解决39件,切实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经营发展难题,促进政企良性互动。

三是融入民生大计,切实加强社会责任建设。自2016年起,连续4年为云南德宏的6名大学生提供每人每年5000元的助学资金。2018年起,与楚雄红土坡镇等4家单位结对,累计资助扶贫、修路资金55万元,形成企业回报社会、社会认同企业的良好局面。同时,通过落实“双报到”“双报告”制度,切实发挥商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福利院敬老慰问、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引导非公企业人员融入社区、反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