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上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今年以来,上海市工商联系统和公安经侦部门全力打造“沪企管家 护企有我”品牌,建设“蓝鲸”护企工作站,更好、更快、更优地服务广大市场主体,助力上海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从今年4月第一家工作站建成至今,已在全市设立市、区两级“蓝鲸”护企工作站17家,并致力于将其打造成警企沟通的桥梁和安全宣传的阵地。
因地制宜 提升服务的精准度
在上海,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各种业态的市场主体呈现区域分布、成片聚集的特点。以静安、长宁、金山为例,为了让企业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便捷、优质的服务,将“蓝鲸”护企工作站建设在商圈中、商务楼内、园区里,以更快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服务;黄浦则会同区工商联充分依托商会力量,将触角覆盖延伸至辖区内10个街道商会、2个园区商会,依托护企工作站,搭建了覆盖全域的“1+12”企业服务平台,打通优化营商环境的最后一公里。
同时,还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因地制宜推出特色惠企举措,形成“一站一特色”的整体布局,例如,松江作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上海高端制造业主阵地、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蓝鲸”护企工作站就设立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上海公安经侦部门还联合长三角地区公安经侦部门形成了一体贯通多地的政策答疑、案件会商、线索共享机制,做到一旦企业有困惑就能即时响应。又如,浦东聚焦张江科创特色,公安经侦部门、区检察院、区工商联等单位共同深化与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的合作机制,由公安、检察院两家单位共同派驻工作人员,统筹汇聚专业法律服务资源向企业提供全方位、零距离的法律服务,让惠民利企的举措更有温度、更有质感。
凝聚共识 提升服务的体验度
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发力,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上海市工商联与公安经侦部门等单位在联络机制、诉求反馈、宣传教育等方面持续深化合作,依托市工商联“沪商互联”小程序,开通了“沪企管家 护企有我”线上专窗,集成涉企风险防范提示、办事指南等功能,让企业能够更高效、更便捷地获取专业指导,特别是对常见的8种涉企经济犯罪,还提供了更直观、更系统的“菜单”指引,切实与“蓝鲸”护企工作站线下服务融合贯通。线上专窗还开设了留言信箱,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有经济犯罪线索,可第一时间点对点留言。今年4月专窗上线以来,工商联注册会员企业浏览量已达3000余次。
跨前一步 提升服务的满意度
在“蓝鲸”护企工作站的牵引下,上海公安经侦部门前往企业园区、行业协会等“访企问需”“访企送计”“访企献策”,深入了解相关行业生态,掌握企业经营难题,针对性编制《常见职务类犯罪及预防》等多门课程,持续开展送教上门、防范宣讲等活动,有效提升企业识别和应对经济风险的能力。
今年6月,上海市工商联(总商会)与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围绕企业涉税犯罪风险,依托上海市工商联(总商会)商协会工作委员会平台,召集本市东片区各大商协会及重点企业,开展企业风险防范讲座和研讨沙龙,全力提升企业满意度。
沟通协作 提升服务的可及度
警企双方依托“蓝鲸”护企工作站加强沟通协作,深挖“蛀虫”隐患,维护企业发展的良性内部机能,营造安全的经济环境,护航一流营商环境。
结合前期侦办的案件,警方发现,一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因风控意识薄弱、合规管理缺失、法律意识欠缺等因素,容易滋生职务类犯罪。常见的有职务侵占、挪用资金、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等。上海公安经侦部门聚焦企业内部职务犯罪,以“蓝鲸”护企工作站为纽带,加强警企沟通联络,侦破相关案件300余起,为企业挽回损失3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