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海两会,看看我们的代表委员们说了些啥?(三)

信息来源: 新华社、央广网等媒体  |  发布日期: 2023-01-13

【深入社会调查研究、广泛收集社情民意是两会代表、委员重要的职责。今年两会期间,来自民营经济领域的代表、委员从各角度提出了不少“金点子”、“好主意”,并通过提案建议、小组讨论、专题会议、政府咨询等各类渠道平台,积极向市委市政府以及有关职能部门坦诚建言,他们的真知灼见近日来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参加上海市政协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专题会议讨论中,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睿说:“上海UP主是最活跃、最有创意的一个群体,我想这离不开上海城市品格的滋养。”据介绍,在B站的个人UP主中,10万以上“粉丝”的UP主有15%来自上海,200万以上“粉丝”的“头部UP主”超过30%来自上海,显然他们是B站UP主队伍的主力。UP主这类新型人才群体,很多是自由职业者,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在一些荣誉、奖励方面,也考虑到那些积极弘扬正能量的UP主,通过恰当的褒奖,增强他们的获得感。

“据统计,我国中小微企业平均寿命不足3年,创业的成功率不到10%。”市人大代表、上海优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季昕华提出,2020年开始的疫情,更是使得创业者的前进道路上出现挫折甚至失败的概率有所增加,创业者遇到的困难,应受到重视。“至2021年末,上海失信被执行人数量22.68万,其中大部分是中小微企业主,如何能有针对性地、分类解决他们的问题,让他们能再投身到创业发展中,是亟须解决的问题。”建议出台创业失败者的保障机制,使创业失败的企业能够通过高效的转让、并购、清算、破产等方式得到依法合理的处置,使创业失败的创业者个人能尽快理清完结相关债务,充分保障各相关方的利益,使创业者、从业人员、投资人都能够及时退出,获得新的机会,提升创新创业氛围,增强上海创新创业的包容性。

市政协委员、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池学聪认为,上海存在地下市政管网老旧的问题,难以打破供水环节的“最后一公里”壁垒。即使经过水厂处理后的水质,在出厂时达到饮用标准,也难免在运输途中被再次污染,应采取措施,推动居民高品质饮用水建设。建议以小区、园区等供水片区为单位,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小区供水管网和泵房除采用上海市相关标准外,在二次供水末端配套集成式高品质饮用水处理设备,集中为市民提供安全可靠的高品质饮用水;政府加大对2000年以后的居民小区二次供水改造,更换可供直接饮用水的不锈钢材质设备、水表及楼宇立管等,在有条件的二次供水末端,配套集成式高品质饮用水处理设备。

市政协委员、上海经佳文化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丽佳特别关注心理健康服务领域。她牵头近百位市政协委员共同联名提出如下建议:一是构建社会共治格局,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抓紧开展对《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的修订,积极探索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大力依靠消费者协会、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同时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二是加强行业协会自身建设,提高行业管理与服务能力。鼓励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开展专业人员能力培训、参与制订地方性法规和行业发展规划、构建完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等工作;三是加强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规范治理和行为自律。积极探索“赋权”行业组织,委托行业组织开展信用评价,推进监管执法和行业自律的良性互动。完善行业信用体系,建立全市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和人员数据库,为政府部门、协会自身、会员单位和社会大众提供信息指导。

市政协委员、景域驴妈妈集团创始人洪清华在界别小组讨论时说:“三年的疫情确实对文旅行业影响还是很大的,这是客观现实,但是所有的文旅人,都没有趴下来,也没有躺平,而是蹲下,蹲下就是为了跳得更高啊。这时候我觉得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创新。”他建议上海加快打造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从提升出入境游客量尤其入境游客量,提高旅游品牌知名度、辨识度,增加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和景区等方面入手。要在上海的郊区发掘世界级乡村度假区,“任何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周边都有一个世界级的旅游乡村,比如说巴黎的枫丹白露、东京的轻井泽。我们上海乡村这么美,应该要把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乡村振兴、和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打造融合起来。”

市政协委员、上海致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润斌认为要让医疗服务有“效率”、有“温度”。他说:“上海是全国优质医疗资源最为丰富的城市之一,但与其他国际大都市相比,公共卫生体系依然存在问题和短板。”作为常住人口接近2500万的超大型城市,上海人口密度高、流动性强、人员流动频繁、老龄化程度高,对照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现有的医疗资源配置仍有不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和保障能力,还没有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在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还要兼顾老年人就医需求,让医疗服务有效率,更要有温度。他建议要加大力度支持医疗优质资源发展,包括进一步加大对床位资源、人员配备、科室设置的投入,不断提升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支持部分实力强的公立医院,适度建设发展多院区,建立综合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合作,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加快下沉。要通过推动“高校+医院”深度合作,完善人才评价机制,优化医疗人员薪酬分配,打造专业化、复合型、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队伍。

11日,在市人代会浦东新区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过程中,市人大代表、上海钛米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晶代表“张江男”发言。他认为,现在创新创业的难度较20多年前大幅增加,究其原因是创新模式已经改变,唯有抓住规则、规制、标准等制度性开放的机会,掌握技术底牌,才有可能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挖掘到新的产业机遇。

今年,两位市工商联青创联的青年企业家参加了两会的线上咨询活动,通过“云端”牵线与有关部门开展沟通交流。市人大代表、上海艾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朱柯丁围绕“继续大力提升市场主体信心,继续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举措”的内容向市发改委提问,市政协委员、寰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南逸就进一步提升外来绿电比例的有关措施进行咨询。

市人大代表、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谢应波在他的两会手记中写到:近年来,科研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等实验室上游产业链产品受到关注,科学服务业初具规模。但从行业内部来看,其中大多数产品还是依赖进口,或成下一个“卡脖子”领域。我的建议之一就是“要把中国科研实验室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要强化党和国家对实验室上游产业链的指导与管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科研实验室必备资源的储备,加强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把实验室上游产业链作为一个整体工程进行建设。上海可以试点加快成立国家标准专委会,主动掌握行业标准制定的话语权......虽然很多代表都是“阳康”不久,但口罩遮不住大家的灿烂笑容,笑声里满满都是对新年的向往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