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润斌:听党话跟党走,永恒不变的誓言

信息来源: 宣教部  |  发布日期: 2021-08-12

百年风雨,百年历程。在波澜壮阔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披荆斩棘,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节点上,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布局的要求,广大民营企业勇于担当,创新思维,以“爱国、敬业、诚信、进取”的沪商精神为指引,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献礼建党100周年。

听党话跟党走 永恒不变的誓言

上海致盛集团董事长 张润斌

我出生于60年代的武汉,在那个计划经济时代,家里人口多,分的粮票不够吃,物资匮乏,儿时的生活非常困难。那时,看电影是艰难岁月中难得的娱乐方式,每当有看电影的机会,我就像过年一样高兴。1974年,我看了好几遍《闪闪的红星》,跟着银幕上和我年龄相仿的潘冬子,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回家的路上大声唱着“小小竹排江中游”。潘冬子、张嘎子,地雷战、地道战,电影里的故事引人入胜、振奋人心,也在年少的我心中种下了爱党爱国的种子。记得有一次,我在作业里写道,“旧社会共产党带领人民得解放,新时代共产党一定能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这是我深信不疑的道理,也影响了我的一生。

一个世纪前,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成为“开天辟地的大事件”,面对创世纪般的伟业,有人感慨中国共产党是“史上最强创业团队”。一百年来,我们伟大的党带领中国人民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赶走帝国主义列强到解放全中国,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到拨乱反正改革开放,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我们国家逐渐强大起来,大家伙儿的日子也越过越好。我们这代企业家大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可以说,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改变了我们的命运,也使中华大地焕发生机。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武汉,吹到了汉正街上,这条 500多年历史的汉口老街摇身一变,成为了全国第一个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小商品市场。为了改善生活,我倒腾了一批服装,趁着下班后的晚上,挑到汉正街夜市上摆摊。那时候很多人认为干个体户是件丢人的事,但我相信党指出的方向,相信付出就会有回报。1988 年,我辞职下海,拿着全部积蓄以及从家人朋友处筹措来的资金,创办了致盛,在汉正街上成立了武汉市第一家服装超市——针棉织品批发站。创业初期,缺钱缺人缺资源,我既当老板又当员工,凭着胆子大、敢折腾、肯吃苦、讲诚信,批发站的生意逐渐走上正轨,在湖北多个市县都有了自己的分销商。

1992年,邓公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政府对私营经济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我拿到了武汉市第一张专业市场建设准入证。随后创办了汉正街第一家专业化规范经营的大兴路鞋城,开创了民营企业经营专业市场的先河,陆续几年里,致盛先后开发了八大专业市场,在业内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新千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基本建立,民营经济已占据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我意识到,党和国家正在为我们打开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于是决定从零开始,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海普陀开启第二次创业之路,紧跟国家产业发展的步伐,潜心打造了总部经济、文化创意、新农村及现代农业等产业园区,构建了产业投资、文创领域、产业园区运营、物业管理四大业务版块,形成了立足上海,辐射全国的发展态势。可以说,是上海海纳百川的气魄,是普陀求真务实的品质给我们提供了不断成长的土壤。

40年的创业经历中,我始终坚持听党话跟党走,这也成为企业获得成功的最大原因,因此,我十分重视企业党建工作,并从中受益。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早在1995年致盛就成立了党支部,成为全国较早成立党组织的民营企业。多年来,企业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用于党组织阵地建设,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并以党建工作为基础,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开展企业文化教育、加强员工队伍建设、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多年来,我在选择人才时,党员身份总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因为我相信,优秀的组织才能教育出优秀的人才。

致盛经历了转型和突破,收获了种种荣誉,从汉正街上的小摊到业务遍及全国的集团公司,从个体户到2万多人在此创业、就业的企业平台,这一路最让我感到自豪的,不是我取得了多大的成就,而是让员工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为客户创造了更大的价值,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党的好政策。人要懂得感恩,没有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就不会有我今天的小小成就。事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建设繁荣昌盛富强的新中国。

今年是党的百年诞辰,也是上海市工商联成立70 周年,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我将时刻不忘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身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大力弘扬“爱国、敬业、诚信、进取”的沪商精神,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