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森:改革开放给予原工商业者的新生

信息来源: 宣教部  |  发布日期: 2018-12-18



原工商业者、上海市工商联原副会长 万国森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老一辈革命家的领导下,全面认真纠正“文化大革命”以及以前的“左”倾错误,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航程。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四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实践,使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跃上了一个又一个的新台阶,惠及全国各族人民。我国的国际地位空前地提高,对世界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国人欢庆、歌颂;世人公认、羡慕。当今改革开放已进入关键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改革开放的春风,唤起原工商业者的新生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拨乱反正,制订一系列对原工商业者的政策,简称“八项规定”,在政治、经济、工作、子女等各个方面落实政策,全国仅经济上落政10亿元左右,上海占70%,这对当时处于极其困难的国家经济而言,确实是一笔巨额款项。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各级党组织加紧进行了落实,脱帽加冕,即脱去资本家帽子,加冕是指参加工会,真是全家欢喜,亲朋祝贺,受到广大工商界的热烈拥护,广大原工商业者感恩图报,与党同心相知,同志相从,更坚定听、跟、走的决心,以“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精神,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创建上海工商界爱国建设公司

1979年9月,市民建主委、市工商联主委(两会合署办公)刘靖基携一千多位上海工商界、港澳、海外工商界人士共同集资5720余万元,(其中工商界互助金出资200万元,增值极大,为现在和今后互助金的帮困关心慰问提供充沛的后续资金,惠及广大的原工商业者,获得甚好的社会效益,刘靖基等老领导当年决策此功大矣!)以“爱国建设”为宗旨,创办了改革开放后国内第一家民营企业——上海工商界爱国建设公司,为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开创先导,其影响深远。

上海市工商界爱国建设公司于1979年9月22日正式开业,刘靖基主委任董事长(1979年9月至1997年2月)兼总经理(1979年9月至1990年2月)。1991年底净资产猛增到10917万元,当年实现利润1599万元。

爱建公司首任正副董事长、监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大多数是原工商业者中的知名人士。爱建公司的创办调动了广大原工商业者积极性,参加市、区公司工作人数最高时有300余人,虽然有的年岁已高,有的体弱多病,但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发挥技术、业务、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长。

爱建公司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指引下的产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体现了原工商业者跟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是原工商业者积极投入到改革开放中去为“四化”服务的一个创举,不仅发挥了他们的“有贝之财”,同时也发挥了他们“无贝之才”的巨大作用。

上海市工商界爱国建设公司于1992年改制为股份制,为使“爱国建设”宗旨能长期延续下去,1992年7月经董监事联席会议决定(大部分成员系原工商业者在创办公司时出资人) 把历年积累资金中的4500万元捐赠设立社会公有的“上海工商界爱国建设特种基金”,刘靖基、郭秀珍、任文燕先后任法人代表,投资于爱建股份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主要持股者。秉承“爱国建设”宗旨,围绕政府民生工程,至今各项社会公益事业捐赠累计超过5000万元,符合申请慈善组织的基本条件。这对民营企业富起来后,如何回报社会是一个很好的启迪。

广大原工商业者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落政后,在职的原工商业者都参加工会,同企业职工一道参加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与职工同样参加评比。资料显示,改革开放后,1979年至1985年的7年中,在职5000余人的原工商业者被评上市劳动模范达23人次,而1956年公私合营至1961年6年中,在职9万人被评上市劳动模范仅4人次,体现改革开放中统一战线发挥巨大作用,调动原工商业者积极性,涌现出更多劳模先进人物。

在各自单位工作的原工商业者中被评上先进工作者的数以百计,党对原工商业者各项政策在我自己身上都得到很好落实。当时我在上海缝纫机四厂企管科工作,上海缝纫机四厂有2000多位职工。抱着感恩图报的心情,我守职尽责地工作,1985年10月中共上海缝纫机四厂党委根据我在“文革”前、中、后的实际情况,由党委宣传科撰写以“心声”为专题(共5页)刊登在缝四简报上发放到全厂各科室、班组,现将简报内容简要摘录如下:

“不久,他(指我在1964年)又搞成周换向镀铜,模拟装置成了上海展览馆的展品(上海四新成果展)论文变成铅字,但是名字却没能出现在先进工作者的名单上,没能出现在发表的论文上,答曰:‘一个私方人员岂能让他扬名’。后来又一项磷化工艺的新配方成功投产,兄弟单位闻讯纷纷邀请他去传授经验,但‘这是集体的功劳,岂能让资方归为己有?’不准外出介绍,阶级路线真是‘壁垒分明’啊!该新配方先由凤凰牌上海自行车三厂、永久牌上海自行车一厂采纳进而推广到全行业,成本下降50%,沿用二十年获得可观的经济实效。

文革中被抄家,每月减薪100元,弯腰曲背的示众,反剪双手的批斗,没完没了的交代,把认罪书贴在家门口,扫过地打过杂……时光在这些纯粹拼体力的劳动中流逝,年岁在‘不许乱说乱动’中增长……还殃及小儿子在1968年7岁在学校读书时被人戳伤一只眼睛而导致失明,造成其在升学、就业、婚姻以及单眼视野受阻等方面的伤痛难以言表……多舛的命运,使他痛不欲生……

难忘啊!1979年拨乱反正的方针,落实政策喜讯,一件接一件……

随即,厂部决定调他到企管科工作,感激的心情化成无穷的干劲,整顿企业的大宗工作、考核的实施办法、建立制度的繁重担子……都在他煞费苦心的思虑和竭尽全力的奔忙中完成,厂先进工作者的名单里出现了他的名字,厂庆时他站在主席台上戴上荣获二等功的大红花。功过有了如实的评价,人格得到应有的尊重,他的心田暖融融的。”  

当我看到这篇简报时,热泪盈眶,百感交集,鞭策我倍加努力认真工作。

在工商联边学边做的几点回顾

从工厂到工商联工作跨距甚大,组织上按统战工作要求,长期对我进行教育和培养,在政治和职务上都作出适当照顾的安排。1987年任南市区工商联副主委、上海市政协委员;1990年任南市区工商联专职主委后兼任南市区政协副主席;1992年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参加第十三期工商联领导干部进修班学习三个月,在学习期间担任组长;1994年被增补为全国工商联常委,1997年在上海市工商联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上海市工商联专职副会长,不久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2005年因工商界互助金和原工商业者老会员工作需要,我退休返聘至2015年,结束后继续协助做些服务工作,直至今日。

我深感,我的幸运得益于党改革开放以来的好政策。在组织培养教育下,在党的统战政策和许多领导与同志们真心诚意的帮助下,得到意想不到的殊荣,唯有倍加努力学习、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报答党和国家对我的恩情和期望。回忆往事,有这样几件事记忆犹新。

一是学习贯彻中共中央1991年的15号文件,积极参与工商联转型工作。1991年8月中旬上海市工商联召开八届五次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和贯彻中央15号文件精神,这是上海市工商联在改革开放以来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至今时隔已27年,当时情景历历在目。中央15号文件明确新时期工商联的地位、任务、作用,党组是工商联的领导核心,工作对象主要是私营企业以及原工商业者。当时上海市工商联正副主委共18人,其中原工商业者13人,占72%,执常委中原工商业者占60%以上。各区县工商联情况相仿。1991年全市工商联系统原工商业者全天驻会工作领取互助金津贴的共有318人,比全市工商联系统机关干部总人数还多。在市工商联党组的直接领导下,分层次、分对象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开展多次专题学习班,郭秀珍、孙廷芳等老领导虽然年逾70岁,但仍带头认真学习贯彻15号文件,有的老会员出现片面的想法,通过学习,让他们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央15号文件要求上来,这其中原工商业者老领导对于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以身说法做了大量思想政治工作。

本会原会长郭秀珍退下来后还撰文《四十年来家与国,风雨同舟跟党走》,寄语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一大批年轻的、有所作为的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家参加工商联,有的还走上领导岗位,他们思想开拓……又赶上了好时代,一定会取得比我们老一代更大的成就……但是在政治交接和思想交接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保证,不管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都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跟共产党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体现了老一辈工商界人士对党的情怀和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希望。郭秀珍还热爱公益事业,把毕生近千万元的积蓄全部捐献给慈善公益事业,其中596万元捐赠给光彩事业,这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投身光彩事业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我当时在南市区工商联工作,在党组领导下,我们相互尊重,通力合作,经常一起跑私营企业,发展会员,为会员服务,关注引导,共同调研,参政议政。如1994年,我们了解到私营企业融资难,多次跑区财政反映商议,得到区财政拨款支持,并发动私企代表人士主动出资,建立南市区工商联私企贷款担保基金。虽然资金的盘子不到200万元(可供贷款额度为800万元),运作几年,稍有成效,后因金融政策等因素,南市区工商联私企贷款担保基金终止,但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至今仍是有待于完善的议题。

二是我参与履行工商联参政议政职能的调研工作。到上海市工商联机关工作后,党组安排我分管调研工作,调研工作量甚大。在任文燕会长、张亚培书记的领导重视下,以调研部为主,依靠各部室、注重对小企业现状调研,在调研中,发现小企业确有不少困难,缺乏一个为小企业服务的平台,因此在1999年3月初的上海市政协会议上,市工商联会同工商联界别政协委员针对小企业服务提出多项提案,此时,恰好与上海市委、市政府酝酿的设立小企业服务平台的想法不谋而合,我认为,这就是参政议政到点子上了。

1999年5月13日,徐匡迪市长亲自带领有关领导到上海市工商联的华山路会所来调研,召开小企业服务专题座谈会,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徐市长来了后决定成立“小企业贸易发展服务中心”,明确上海市工商联参与筹建,还要我们工商联推荐一个能胜任此项工作的人当第一任“小企业贸易发展中心”主任,由上海市政府批准任命,后来我会副会长李念政同志担任了此项重任。上海市小企业贸易发展中心经多方协同,组建后服务对象涵盖国企和私企,运行良好获得可观的社会效益,意义深远。

在我担任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期间(1998年-2002年)结合自己工作实际情况,根据调研部提供的有关材料整理后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法制宣传教育及服务,对于非公有制经济法制教育有的处于无序状态,有的培训流于形式,建议政府在制定普法教育规划时,应尽快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其中。国家司法部函复,在制定“四五”普法规划时将非公有制经济法制宣传纳入其中,并作为一个重点环节,使非公有制经济法制宣传系统化、规范化。2.领衔就重新修订《破产法》提出建议,得到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的答复。3.提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建议,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经贸委分别致函答复,根据中小企业特点,改进信贷,建立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联系制度,减少审批环节,适当扩大授信额度等以及其它有关建议。

三是在参与上海市工商联互助金工作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党组领导综合考虑到互助金属于原工商业者集体所有,尽可能让他们中较熟悉情况的成员参与。

1997年9月,我任上海市工商联副会长,同时兼互助金管理委员会主任,还有六位老同志和组织人事部部长共同做互助金管理工作。

我于2005年3月退休返聘,担任互助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2015年返聘结束后继续参与一些互助金服务工作,至今已逾20年,在三任党组书记,2003年6月前张亚培书记,2003年6月至2011年11月季晓东书记,2011年11月至今是赵福禧书记的领导下,他们非常关心原工商业者的生活现状,重视互助金工作,曾多次指示,要多关心有困难的老同志,多帮助解决些实际困难。

针对老同志们困难多的实际,于2006年10月增配一名干部,专职从事帮困送温暖的服务工作,在全市工商联系统做出示范,深受老同志们的好评。当我按党组要求做了些具体工作,如留意保持与成员之间的联系、了解各种情况及时反映汇报,按老会员诉求期盼与互助金财力,多次提出建议,能被党组采纳,配合人事部参与帮困、慰问等新举措的制订和实施,并向部分老会员介绍党组和职能部门重视关心老会员工作的情况,起了些上下沟通作用,三任书记均予以肯定和鼓励。

为原工商业者老会员服务

在党组领导下,我参与落实2002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战部、财政部、民政部联合发出的劳社发[2002]9号文精神。当时,部分兄弟省市政府已拨款给工商联用于帮困,上海市由于多种因素,财政尚未给予补助,老会员们意见较多,我总能及时向党组汇报。两任党组书记多次亲自带领我等一起至上海市政府的有关部门,并由党组领导专题向市委领导汇报和在市政协会议上撰写提案。经市委工商处反复协调,市财政局同意给予适当财政补助,由市委统战部下发沪委统发[2006]151号文件落实四部委9号文件精神。自此,市、区财政每年拨款约138万元至今。当年本系统无业遗孀等1520人受益每人每年补助600元。因自然减员到目前尚有341人享受财政补助。虽然财政补助钱不多,但是体现9号文件落实和对老会员适当照顾。

在党组领导关心下,我还参与制订“因病致困专项临时补助”和“对代表人士进行四节慰问”;“无业配偶及遗孀补助”等意见和实施。在2013年本会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党组指示“要持久深入做好原工商业者老会员的服务工作思路,使老会员满意,使其本人和家属切身感受到组织的温暖”。2018年春节前,赵福禧书记又指示要提高和完善关心原工商业者老会员工作要求,本会组织人事部、互助金委员会对党组重要指示认真学习,落实到行动上,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用十年时间基本上完成帮困历史使命,在这五年中根据互助金持有爱建股票在价位较高出售的有利条件,加大投入力度连续参与制定多项提高帮困、慰问标准和降低医疗补助进入门槛的意见,经党组批准已实施。具体为:

一是多次提高原工商业者中无业人员、无业遗孀专项补助标准。自2008年起每人每月补助300元,到2018年又提高到每人每月1300元,10年来增幅达4.3倍。目前尚有295人受益,2017年互助金支出297万元。

二是多次提高原工商业者中无业配偶补助标准。自2008年起每月补助150元,2018年起又提高到900元,增幅达6倍。目前尚有46人受益,2017年互助金支出为24.6万元。

三是加大医药费自负部分补助力度。双职工、一老养一老、无业遗孀补助标准由原来的医药费自负部分的60%、70%、80%,自2018年起一律提高到医药费自负部分的80%,预计年支出为100万元。上海市社保减负门槛为自负部分超过年收入30%,如:年收入为4万元,要超过1.2万元以上部分方可减负。上海市工商联自2015年4月1日新的医保年度起降低医补进入门槛。有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就医的自负部分(自费除外)超过2000元(原为一个月养老金3000-4000元),纳保老人就医的自负部分超过500元(原1000元),即可申请医补,可惠及更多人。相比之下,社会上同类型人员,是没有这些补助的,充分体现出工商联对原工商业者老会员的关心与爱护。

四是对全体原工商业者老会员进行敬老节慰问。目前本市老会员共有510人,平均年龄已高达92.8岁,在核对老会员住址后,2018年起在敬老节前夕每人发放慰问金1000元,支出51万元。

其它方面还有对百岁老人、代表人士慰问、春节慰问、市执委以上住院探望等都加大力度,给予关心。

在这20年中,我亲身参与工商界互助金工作中,深刻体会到这项工作是党组织和老领导、老同志们对我的信任,因此倍加珍惜,积极参与,认真服务,不敢怠慢。

虽因历史的原因,原工商业者中经济状况变化不一,心态不一,使互助金工作出现轻不得、重不得、慢不得、少不得的难度,但在党组的直接领导关心下,我始终把握统战工作大局,尊重历史,不忘老友,以人为本,关注困难,广泛听取并尊重老会员们的意见,充分发挥互助金委员会委员的作用,多次批示出台帮困新举措,上海市、区工商联有关干部齐心协力,形成一种热忱服务、及时关心的良好氛围,确实缓解老会员的不少困难,体现“适当照顾”精神,受到老会员的好评,有的还来信表示感谢,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并极大提高工商联的凝聚力。

据统计,自1980年落实政策到2012年的32年里,互助金累计支出4703万元,平均每年支出146万元。在老会员自然减员凸显的情况下, 2013年-2017年五年累计支出达2294万元,平均每年支出458万元。这五年互助金支出达到历史之最,充分体现党组对原工商业者无微不至的关心。预计2018年支出高达900万元,可见帮困力度之大,实践党组提出的“使老会员满意”阶段性目标。

我深信,今后在本会党组领导关心下,将使老会员们更加亲身感受到党组织对他们的关心和温暖,而且一定能圆满完成互助金帮困的历史使命。

改革开放春风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商联事业不断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重要创新之一,就是对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不断创新和突破,非公有制经济从“允许存在”到“必要补充”,再到“重要组成部分”现明确为“两个毫不动摇”成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党中央高瞻远瞩,下发了《中共中央批转中央统战部<关于工商联若干问题的请示>的通知》(即(1991)15号文件),指出工商联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赋予了工商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的职责,要求工商联在坚持以统战性为主开展工作的同时,兼有经济性和民间性,充分发挥民间商会的作用,在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培养一支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工商联开始了新的里程。

市工商联于1991年8月中旬,召开市工商联八届五次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和贯彻15号文件精神,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15号文件精神上来并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会后市、区工商联联手组织力量开展“上海非公经济发展情况”的专项调研、汇总,1991年底全市私营企业2288户,投资者3015人,私营企业的雇工人数33128人,注册资金9700万元,年总产值2.7亿元,上交国家税款2400多万元,给人们的感觉是上海私营企业是少和小,与沿海浙江、广东等地相差甚大。

随着改革深入,开放扩大,接连推出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一系列新举措,经过27年的高速发展到2017年底,有关资料显示本市经济增加值7892.81亿元,比1991年增加2923倍,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6.2%,税收4373.75亿元,比1991年增加18223倍。本市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成为本市创新的重要力量,扩大就业的主体力量,推动和体现上海经济活力的骨干力量。

上海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统战政策的落到实处,市工商联在全国工商联指导下,市委、市委统战部的领导下,在发挥桥梁纽带、助手作用,在发挥人民政协成员单位参政议政的优势,在发挥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人民团体和民间商会的特殊功能等方面作出不懈的努力,团结和带领广大会员,把党中央的一系列精神落到实处,紧紧围绕市委市府中心工作服务大局,求真务实,团结奋进,为促进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经济全面发展,为爱国统一战线作出积极贡献。

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果,确实来之不易,我们理应倍加珍惜。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深信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必定能克服各种困难,胜利完成两个百年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