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洁:用创新缔造我们的幸福时代

信息来源: 宣教部  |  发布日期: 2018-11-29


上海新通联包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曹文洁


我的企业(上海新通联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我母亲于1992年创建的通联木器厂,我在23岁时从她手里接过企业,1999年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企业进行了改制,由集体企业转变为私营企业。经过20多年的经营,由一个原来仅有三十多人的小作坊发展成为集设计研发、制造、服务为一体的上千人的综合性包装集团公司。

目前公司在上海、江苏、重庆、湖北、安徽以及马来西亚等地设立了多家子公司。公司连续多年获得中国包装50强企业、上海名牌企业等称号;2013年被中国检验、检疫协会评为“全国诚信企业”;2014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16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去奖状。2015年5月,公司股票于上海证劵交易所A股市场成功上市,成为中国托盘第一股。

回顾这些年的发展,企业从简陋的手工作坊发展成为现代包装服务企业,每次进步,都伴随着变更与创新。

管理创新 从生存走向发展

新通联的前身通联木器厂,主要为周边企业做配套木包装。传统木包装行业有句“俗话”叫“木糊涂”,即木材是天然生成,个体性能差异很大,产品标准化落后,生产工艺也以传统手工为主,管理粗放,与现代工业企业管理差距巨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90年代上海合资与外资企业逐渐兴起,跨国企业管理规范,对供应商有着严格要求,而上海木包装企业能满足跨国企业要求的很少。那个时候我意识到,企业要发展就必须有突破,要改变管理模式。为了实现管理模式的转变,我做了两个决定:公司内不用一位亲戚;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企业内不用亲戚,让企业内部关系尽可能简单,管理人员减少顾虑。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对木箱厂原有管理人员观念带来冲击,用程序和标准化替代原来“糊涂”的经验主义。1996年,我们成为上海第一家成功获得ISO9001体系认证的木包装企业。

现在看来,当时这一决定是至关重要的,不仅给我们走出“手工作坊”打了一个好基础,更为市场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木包装行业门槛低、厂家众多、市场混乱,上海众多外资企业很难识别稳定、可靠的供应商,而通过ISO9001第三方认证,证明企业至少有了基本的质量保证能力,这让我们有机会入围许多外资企业供应商。通联木器厂年销售额也由800万元/年快速发展到1999年的1500万元/年。

1999年,我迎来了事业发展的第一个机遇。当年,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组织(IPPC)植物检疫措施临时委员会在罗马举行了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两项新的植物检疫国际标准——《根除有害生物指南》和《地区有害生物状况判别》,在这两个文件后提出了要求,木质包装材料在各公约国之间出入境必须经过符合IPPC标准的除害处理,且加施IPPC标识。当时,中国对入境材料还没加施标识的要求,但世界上许多国家已有了要求。我在获得这一消息后,立即觉察到,这将对中国木质包装行业带来根本影响。90年代后期,上海大力发展出口加工经济,出口木包装逐年增量,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而IPPC这一要求,将彻底改变出口木包装的工艺要求。

意识到这一重大变化后,我们积极与上海检验检疫局联络,希望检验检疫局给予帮助和指导,建设植物除害处理设施。当时,政府正在为推广植物除害伤脑筋,因为除害处理要投资固定设施,还会增加产品成本,行业内许多厂家都不愿做这件事,我们有这个意愿并主动找到他们,检验检疫局非常爽快地给予了支持和帮助。1999年,我们成为上海木包装行业第一家获得木包装除害处理资格的企业。随着国际上越来越多国家加入“植物保护公约”组织,出口托盘除害已成为常态。1999年至2000年,是通联木器厂发展最快的一年,上海滩众多出口加工企业,主动找上门来,带着钱在公司外等着提货。1999年,通联木器厂也正式改制,更名为上海新通联。

服务创新 从优秀走向卓越

2000年后,外资企业在上海的兴起,对传统木包装带来了另一种冲击。传统木包装主要应用于机电产品,笨重、消耗资源、废弃物回收成本高。当时已有一些国家限制木制包装,开始对木包装废弃物征收特别处理费用。

在了解这一情况后,我意识到,以纸代木和纸木结合包装将成为未来包装发展的趋势。为此,我于2000年投资建立了纸箱厂,让新通联形成纸木结合的产品结构。如今,除大型设备外,其它工业品,纸木结合包装已成为主流模式。在纸木结合包装的促进下,新通联业务得到了进一步发展。2005年销售收入达到了5000万元/年。令人自豪的是,目前,世界复印机制造前四大公司:佳能、理光、富士施乐、KM,都是新通联的客户。

2006年前后,在与一些客户的沟通中,我了解到欧洲包装市场的主要形式。欧洲企业发展较成熟,他们往往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对于诸如包装等非核心业务往往分包给供应商。他们来到中国后,同样有这种需求,但中国多数包装企业并不具备包装综合配套的能力。今天的欧洲就是未来的中国,而客户需求正是行业发展方向,这为公司发展又提供了一个机遇。

2006年,我提出了“一站式服务”概念。“一站式服务”所提供的产品不再是单纯的纸木实物产品,它强调的是解决方案和服务。即,为客户提供从包装方案设计、可靠性测试、产品提供、线上包装及仓储物流等一整套服务。实现这一服务,有三个基本要素:一是较强的设计、开发能力;二是具有竞争的成本控制能力;三是优秀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为此,新通联投资建设了技术中心、测试中心,升级了U9管理系统,将三级厂特有的供应链资源整合成包装产品快速集合能力,成功地发展了“一站式服务”业务。

2007年,这一模式在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霍尼韦尔得到了成功实施。由于这个服务给客户提供了便捷,节约了人力成本,项目在整个霍尼韦尔集团赢得了广泛认同,并获得了集团当年的创新奖。

直到现在,几乎所有汽车行业的包装都应用了“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在这一业务模式推动下,新通联业绩有了大幅提高。2007年销售收入从1亿元人民币快速增长到1.92亿元。这一模式的成功,营造了新通联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观念创新 从成功走向幸福

随着企业发展,我也在不断思考企业存在的意义及与社会的关系。新通联是做纸、木包装加工的,与森林资源有着直接关系,理应承担起合理利用、节约资源的责任。我走访了瑞典、丹麦、加拿大、美国等相关行业和企业,了解发达国家在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方面的做法。

森林作为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不仅不会破坏自然更可以促进环境改善。树木是改善碳循环的重要方式。生长中,树木吸收二氧化碳,将其固化,直接利用木材几乎没有碳排放。木材包装,是最低碳的包装方式,对环境保护的意义远远优于其它材料。但如果违背森林自然更新的规律,无序消耗,则会破坏环境,走向反面。建立积极的森林资源保护观念非常重要。目前世界木材出口国多是发达国家,如瑞典、加拿大等,甚至日本也是木材出口国。他们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为此,我于2009年筹备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木材展示馆——“木览坊”。展示馆以“树——人类的朋友”、“低碳包装”为主题,向人们展示了树木生长过程,树木、包装与人类的关系以及数百万年来森林资源的演变。在普及树木知识的同时,引导人们关注环境变化,注重森林资源开发与保护。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树木与人类的关系。“木览坊”作为一个公益项目,长期免费向公众开放。目前,作为上海市静安(闸北)区青少年教育基地,还承担着青少年科学知识普及、环境保护教育的任务。

在积极承担环境教育义务的同时,新通联在木材循环使用方面也与高校、科研机构及国内外专业协会展开积极合作,探索发展模式。新通联将欧洲托盘协会引入企业平台,在获得欧标托盘生产资质的基础上,学习欧洲托盘循环共用的先进经验,开始在中国推广。

2014年,国家提出内贸流通改革意见,提出通过创新试点推动内贸发展。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一站式服务”基础上,以服务为核心,以为顾客端供应链整合为手段,开展物流标准化托盘循环共用业务,推动商贸流通效率提升。供应链整合的主要形式是选择一定行业对象,以制造中心为基础,品牌顾客牵动,对其供应链物流储运进行整合,扩大标准托盘的应用。

方式主要为:1、以标准托盘为基础,改善供应链中货品单位包装方式,使其适用于标准托盘。2、向供应链前端投入标准托盘,供应商带板运输,并将托盘连货物出售给下家;3、终端客户使用供应商随货的标准托盘,减少向第三方采购数量。标准托盘在供应链中实现重复使用。

供应链整合拓展了新通联业务内容,2015年至2016年6月,累计投入23万多块标准托盘,为流通业标准化工作作出了贡献。

员工是企业的生命,企业在为社会创造价值、服务于社会的同时,更应服务于员工。在为员工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理应追求员工的精神幸福。基于这样的幸福观, 2013年10月6日,我在公司内部正式启动了“幸福企业”建设项目,将“弘扬传统文化,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幸福”确立为公司使命。我希望每一位新通联人,在这个大家庭中,不仅可以创造、收获物质财富,更可以获得精神和灵魂的成长,得到幸福的体验。

我们设计了包含人文关怀、人文教育、绿色健康、志工活动和人文真善美五大模块的幸福企业建设体系,在员工幸福的道路上进行了积极探索。

人文关怀。公司设置了每年上百万元的预算,主要开展的工作有:1、每年年底,公司直接寄给员工父母500元孝金,由公司替员工尽一份孝心;2、为子女年龄在14周岁以下的外地妈妈,设置了每年为期14天的“留守儿童带薪探亲假”;3、每年中秋,公司为员工父母寄送月饼,员工寄送感恩家信;4、集中组织,为每位员工过生日,用生日感恩,引导员工思考正确的人生意义。

人文教育。就是以“幸福企业”精神鼓舞人、带动人;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宣扬孝亲尊师、关爱他人,带动全体员工树立受益终身的价值观、人生观。持续开展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教育培训,公司先后聘请复旦大学、百家讲坛、中欧商学院的知名教授讲授《孝经》、《弟子规》、《了凡四训》等传统文章。在管理层中开展“稻盛哲学”学习。引导员工“积善行,思利他”。

绿色、健康,公司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在员工中组建了足球队、羽毛球队,每年开展运动会;推出健康低碳餐,引导员工健康饮食,戒除吸烟等不良习惯。

志工拓展。积极开展志愿者活动。志愿者即是推动“幸福企业”建设的核心力量,也是“人文教育”的传播者和受教育者。为践行“利他文化”,增进员工“付出”幸福体验,在公司内组建了志工活动小组。新通联的志工不仅为企业内部活动提供支持和服务,也积极参与周边社区活动。

人文真善美。就是用影像和文字记录幸福企业建设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让喜悦的笑容和感动的泪水在更多员工中传播,弘扬爱的正能量。公司专门开辟了幸福宣传栏,新通联季刊、年刊,生日会记录,人文典范报道,优秀员工先进事迹宣传等栏目,展示在企业及员工身上体现出正能量的真善美。

随着“幸福企业”的导入,企业员工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相互关心多了,热情了。不仅增强了企业凝聚力,更使企业经营焕发出强大活力。

二十多年来,新通联从30多名员工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人,从300多万元的年销售额到现在的近7亿元,新通联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感恩我们生逢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是祖国改革开放的洪流,载着我们不断创新,走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