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联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经济的桥梁和纽带、政府管理非公经济的助手,而基层商会则是工商联的基层组织和工作的主阵地。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发挥基层商会作用,促进非公经济“两个健康”,服务松江发展,已成为松江区工商联亟需解决的问题。
继松江区大调研工作启动以来,区工商联研究制定大调研工作方案。我在近两个多月内,带着问计问需于基层的初衷,深入一线来到基层商会和会员企业,本着“真调查、真发现、真解决”的原则,鼓励基层商会从“被动问”变为“主动说”。在调研中,我边走边听边看边想,认真聆听基层商会和会员企业有什么诉求,思考着区工商联又能为他们解决哪些问题。
在走访时,当我开门见山的问基层商会和会员企业是否有困难需要区工商联帮忙解决时,商会的企业家大都会说,“我们没有什么困难,都挺好的。”但我表明了来意后,在我的耐心劝导下,才逐渐吐露了基层商会及企业家的心声,大胆说出了平日里不敢说不敢讲的真话:“希望政府切实改善民营企业的营商环境,让民营企业享受同国有公司一样的待遇、门槛……”。
自2017年全区各基层商会完成了换届工作后,基层商会班子人员有了较大变动,注入了许多新鲜的血液。调研中,基层商会负责人普遍反映:一是换届后的基层商会充满活力,但是新的商会班子缺乏工作经验,与会员企业的互动不够,商会工作开展起来不太顺畅;二是基层商会班子素质有待提高,“两兼顾”可以,“两不误”很难,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三是基层商会是民间性组织,对非公经济的凝聚力、影响力不够,只有加强基层商会职能,才能发挥其服务引领作用;四是基层商会存在动力不足、目标不明的情况,不知道如何扶持会员企业融入G60科创走廊建设。
听到了基层商会的恳切诉求,我马上将这些问题详细地记录了下来,能当场解决的立即回复,如区工商联将搭建基层商会共商共议、学习交流、联情互动的平台来促进各基层商会共同发展凝聚会员企业;又如区工商联建议部分有条件的基层商会设立专职副秘书长,完善商会管理结构,提升商会执行力;再如区工商联将安排会议邀请区产业部门、经济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对“零距离”综合审批制度改革方案进行宣讲,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生态……
回单位之后,我反思了一下,是什么原因没有让区工商联发挥基层商会作用,产生1+1大于2的效果?我想,可能是我们对基层商会的关心和指导不够多,走访调研不够勤,也可能是基层商会解决问题的决心不够坚定。面对这些问题,区工商联将转变工作作风,多问、多跑、多关心基层商会,对会员企业情况心中有数,做到有呼必应、有求必回。同时,不仅要让基层商会建起来,还要让基层商会转起来、活起来,做好服务企业的桥梁纽带,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扶持和吸引更多优秀民营企业,助推松江非公经济发展和G60科创走廊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