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园区商会探索产学研用结合创新
——华师大科技园商会召开教授工作室研讨会

信息来源: 普陀区工商联  |  发布日期: 2018-01-16

111日上午,华东师大科技园商会成功举办“深化创新创业培育,提升园区服务能级”教授工作室年度总结及研讨会。上海市普陀区文化局副局长唐建辉,普陀区科委科长张家骥,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主任蓝发钦教授,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副主任杨勇教授,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许鑫教授,经济与管理学部程贵孙副教授,以及华东师大科技园总经理向盛斌、副总经理张帆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华师大经济与管理学部专业学位教育中心职业发展部主任王红岩老师主持。

“教授工作室”是华东师大科技园商会与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共同打造的服务与研究平台,是产学研用结合的创新之举,旨在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进产学研活动,指导创业企业更好发展。蓝发钦教授、杨勇教授、许鑫教授、程贵孙副教授为工作室首批入驻教授。

研讨会上,杨勇教授首先进行教授工作室2017年度工作总结汇报。他表示,教授工作室在“依托教授工作室,实现校企共赢,提升服务能级”理念的指导下,于2017年度借助高校优势顺利搭建了从孵化、扶持,到转化、护航的梯次逐级的专业服务平台,并推动了诸多项目在华东师大科技园落地。

随后蓝发钦教授从教授工作室的工作延伸,对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且着重强调了MBA项目的发展与办学理念,即紧密结合校优势学科,打造独具特色的MBA课程方向,实现错位竞争,使学校MBA项目在上海乃至全国范围内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许鑫教授则从三个角度为教授工作室“做出新亮点”提出了建议。第一,从为企业提供平台支持的角度出发,应针对企业所需要的服务,结合大学科技园的定位和特点,利用大学资源去构建能够给予企业帮助的公共平台;第二,从为企业提供咨询支持的角度出发,应大力开展校企联合,申请课题,让教师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创业过程当中,给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建议;第三,从为企业提供环境支持的角度出发,应进一步挖掘科技园企业案例,结合科技园的特色与定位,形成集聚效应。

程贵孙副教授在随后的发言中也提出,首先,从学术角度出发,教授工作室应该更多参与对企业的学术指导,进行一对一的捆绑式服务;其次,从平台角度出发,可以搭建如人才平台、融资平台等更多平台,以便达成人才、资金等资源更好流通的目标。

唐建辉副局长认为,要坚持做有意义的文化产业,教授工作室应该以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提高科技园作为孵化器的空间流动性。围绕这一目标,他就教授工作室与企业的紧密对接与资源共享两方面提出了建议,并且从行政角度分析了文化局与教育局之间的差异,令在场嘉宾对文化与教育行业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张家骥科长在发言中提出,应实现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理念,在科技园搭建高端智库与企业库,更好地为孵化企业助力,并应加强科技园招商软环境的建设,满足科技园企业间点到面的服务需求,为初创企业提供帮助。此外,张家骥科长高度肯定了教授工作室的工作成果,强调了教授工作室在产学研一体化和科技成果转化两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成绩,成功推动企业落户科技园,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最后,向盛斌总经理对四位教授给予教授工作室的大力支持表达了诚挚感谢,并希望日后有更多的华东师大教师和学生优质项目落户科技园,共同推动科技园的发展。

本次研讨会上,参会三方围绕教授工作室于2018年度的工作重心、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针对教授工作室与商会企业未来如何更为深入合作、更为顺利开展工作、更为高效地提供互相的助力支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进一步明确了教授工作室在2018年度的工作计划及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