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16年3月4日习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民建、工商联联组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工商联在服务非公有制经济中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一周年之际,嘉定区工商联认真地回顾和总结过去一年围绕“两个健康”工作主题,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细落实措施,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所开展的工作。
一、抓实学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
抓实学习,领会精神实质。一年来,嘉定区工商联充分利用“同心大讲堂”、主席轮值、执常委、秘书长等各类会议,抓实学习。不但使班子成员、常委、执委和街镇商会班子成员自觉地认真学,还带领各自的会员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职工一起学,在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界形成了学习、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良好氛围,在学习和交流中不断地加深对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实质的领悟。
抓实培训,邀请权威解读。5月24日,在嘉定区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情况通报会暨统一战线‘同心大讲堂’”上,区委书记马春雷就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做了专题解读和辅导。他要求政府各级部门服务企业,既不能与企业“勾肩搭背”,也不能“背靠背”,而要面对面、心连心。既不能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当成圣人高山仰止,也不能把非公有制企业看成洪水猛兽避而远之。
抓实交流,阐明重要意义。6月7日,区委书记马春雷在区工商联主席轮值会议上与非公有制企业家面对面沟通交流,区委书记马春雷等区四套班子领导先后到凯泉泵业、瑞尔实业公司、华荣科技、东方财富、遥薇集团、连成集团等主席(会长)、副主席(副会长)非公有制企业走访调研,开展调研谈心、联谊交友活动,向企业家阐明“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构建与工商联发挥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及在公开公平公正环境下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细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
通过学习,区工商联深刻地认识到工商联工作要更多地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地依靠市场的力量,在竞争激烈优胜劣汰中指导、引导、服务企业找准发展方向,为企业提供接地气、解难题的贴心服务。
走访调研,查找问题症结。制定年度走访计划,点上到企业倾听企业的困难和问题,面上到商会了解商会工作的难点和热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查找习总书记讲话中重点提到的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五个方面问题”,摸清嘉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短板,形成调研文章,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供区委区政府决策时参考。
把握方向,丰富平台功能。深化以“守法诚信、坚定信心”为重点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把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统领他们增强理想信念、带领他们增强发展信心、引领他们树立创新转型的发展理念。聚焦非公有制企业关心的预防犯罪关口要前移的问题,在原有“政企、科技、人才、融资、法律、政策、交流、信息”八大专业平台服务基础上,响应《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依法保障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的精神要求,与区检察院共建检企服务平台。连续召开4次座谈会,面对面听取民营企业家的意见建议,指导企业家按照法律规范开展经营活动。聚焦非公有制企业关注的营改增问题,与区税务局建立税企服务平台,助力供给侧改革。从不同行业、不同角度与企业探讨营改增对企业、行业和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解答企业关于营改增方面遇到的问题,建立营改增税企互动微信群,提供“全程贴身”和“点对点”咨询服务。
抓好队伍,增强班子活力。在去年的换届中,区工商联认真贯彻落实换届工作的各项政策规定,坚持原则,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按照“亲”“清”原则,积极做好人选的推荐、提名、考察和综合评价等工作。加大后备干部的培养使用,认真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引导干部和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正确对待进退去留。在本轮基层商会和工商联换届中,一大批年轻非公有制企业家被选举充实到商会领导班子中,其中13名被选举为区工商联第六届执行委员会委员。工商联不仅为青年企业家提供展现政治抱负的舞台,又有效地改善了基层商会和区工商联班子成员的学历、年龄和行业结构,提高了执行力、战斗力、凝聚力和活力。
三、建立工作机制,保持常态长效
建章立制,垒筑好防火墙。重点对照《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八项规定”要求,健全和完善区工商联走访企业、联谊交友工作制度,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构建在制度层面垒筑好防火墙。
因地制宜,发挥专业作用。在“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构建的操作层面上,充分发挥区委、区政府建立的“三个小组”在日常工作中作用。重点产业研究小组,聚焦四大新兴产业、四新经济等重点产业,深入把握其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制定出台务实管用的产业政策;重点企业服务小组,定期走访区内百强以及新兴优质企业,深入了解企业发展瓶颈,全方位、全流程搭建服务平台,推动重点企业稳产增产、转型升级;重大项目推进领导督办督导小组,区四套班子领导以“局镇挂钩”方式,分片包干督办重大产业项目,通过区领导包干督办、职能部门共商推动、街镇具体推进,合力加快项目引进落地建设与投产。
强化宣传,常态长效服务。在“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构建的社会监督层面,用足用好市、区级宣传媒体以及自办的《嘉商会》电子杂志和微信公众号,既将党和政府制定的政策传递到非公有制企业中,又将区工商联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原原本本地在大众面前展示,接受社会的监督。助推惠及非公有制经济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有效地推动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地落实,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制、市场、社会环境,使区工商联走访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常态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