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园区当社区 把员工当居民
——徐汇区工商联虹梅街道商会聚焦企业服务助推漕河泾开发区发展

信息来源: 徐汇区工商联  |  发布日期: 2016-01-12

漕河泾开发区是上海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是徐汇七大功能区之一。虹梅街道商会将区区合作责任勇挑在肩,全力以赴做好园区服务各项工作,在机构调整中创新服务机制,在三态融合中提升园区品质,在创新创业中形成新的特色,着力保障和助推漕开发调整升级。

一是拓展社会资源,搭建三大平台。以社会化服务解决政府人手短缺问题,推动企业服务专业化发展。搭建科技创新资源和市场需求对接的平台,发挥徐汇大院大所等科技力量集聚的优势,完善产学研协同机制,加大政府对中小企业科技服务资源和科技成果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创新。搭建专业服务资源和企业发展需求对接的平台,组建商事服务联盟、生活服务联盟、法律服务联盟等,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向企业提供法律、财务、知识产权等专业化服务包,推动企业依法合规健康发展。搭建初创企业和公共人事服务对接的平台,支持市人才服务中心漕开发分中心、漕开发人力资源公司等机构打造科技型小微企业公共人事服务平台,提供个性化的人事服务,降低中小企业创业成本。

二是坚持产城融合,提升园区发展品质。从空间形态、园区业态、区域生态等三方面入手,不断调整空间布局,探索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园区商业和生活服务链。围绕打造“两大创新极”,聚焦信息、生物医药、科技服务等优势产业,发挥腾讯等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效应,推动漕开发及相关园区的产业集群发展。以园区楼宇联合会为依托,建立1+X楼宇服务平台,目前已延伸至21家中小园区。每季度定期召开例会,加强各园区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合作意识,协助园区提升区域产业能级,不断提高入驻企业属地率。摸清园区载体资源,以漕开发建设上海市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的为契机,加强对中小园区开发主体的引导和管理,强化其对科技创新和产业集聚趋势的认同,提升园区空间品质。

三是针对企业“难”,加强初创服务。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举办政企对接活动,对存在融资需求的科技型企业进行预授信评估,提供上海市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履约贷”、“微贷通”两款融资产品。针对企业专业服务的缺位,探索社会化服务机制,与“法宝”、“佩琪”等企业合作创新配置“创业服务包”,提供法律、人力资源、知识产权、会计代理等服务,降低创业成本,助力企业发展。针对企业快速发展的动态需求,通过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创投资本注入等接力式服务,筛选和帮助有潜质的重点企业快速做大做强,推进园区建立以知识经济、原创经济为导向的发展新引擎和新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