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是工商联工作的重要职能。近年来,奉贤区工商联以“三引”为工作抓手,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作为工作重点,有效开展工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一)以“思想引导”为重点,有效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事务。一是建立和完善区委、区府领导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联系、交友制度,通过谈心交流、走访看望、参加活动等形式,进一步加深了解、升华友谊,同时听取他们对奉贤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可能的条件下,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二是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82名“两代表、一委员”的参政议政职能,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积极撰写建议和提案,为我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全面发展出谋划策、贡献才智;通过调研走访,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和需求,重点了解和分析政府服务企业的需求缺位,形成调研专报,为区委、区府决策建言献策。三是与区政协合作,定期举办企业家主题沙龙活动,搭建政企沟通、诉求反映、联谊交流的平台,及时解答或反馈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建议,受到企业界人士的肯定和欢迎;及时听取非公经济人士对政府相关政策文件出台前后的意见和建议,并给与回复和反馈,构建了政企友好合作的界面。
(二)以“旗帜引领”为抓手,提炼“贤商精神”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价值追求。一是提炼和倡导“奉德成,贤天下”的“贤商精神”为新常态下非公经济人士的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非公经济人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对社会的信誉,从而最大限度地汇集改革正能量,积极投身奉贤新一轮经济社会建设。二是搭建汇聚“贤商”平台,以每年一次的“贤商发展论坛”、定期的“贤商主题沙龙”以及不定期的“贤商论道”为载体,通过学习交流,进一步加强对非公经济人士的团结、服务、引导、教育。三是加强会际交流,促进文化认同,通过举办温商、徽商、闽商论坛及文化交流活动,增强外籍来奉企业家对“贤文化”的认同感,帮助他们融入上海、融入奉贤,增强归宿感和主人翁意识。
(三)以“典型引路”为载体,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榜样作用。一是继续推进奉贤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工作,加强我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二是建立健全宣传引导机制,通过征文、座谈、论坛、走访等活动,发现并挖掘先进事迹、先进人物、先进经验,广泛宣传,推广先进典型。汇编《创业梦·贤城圆》优秀征文集,展示我区非公经济人士抓住改革开放机遇,在市场经济中搏击远航的风采;开展第四届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评比活动,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今年,拟结合“以守法诚信为重点深入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守法诚信十大先进典型”培育工作,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牢固树立守法诚信意识,提高诚信立业、依法治企、守法经营,创新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做到政治上自信、发展上自强、守法上自觉。三是树立光彩理念,探索开展特色鲜明的光彩事业主题活动,建立光彩事业促进基金,开展扶贫救济、助学帮困等活动,继续推动工商联会员参与项目扶贫、“村企结对”、“拥军优抚”等各项慈善公益活动。今年,在区工商联的组织引导下,31家企业主动参与“致富思源—民企助学行动”,资助100名贫困家庭子女完成学业;会员企业雪榕集团积极响应市委统战部号召,在都江堰市、贵州毕节和威宁,投资建设一万多亩食用菌产业基地,将直接或间接带动当地5万农户就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