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至徐汇交流实习总结

信息来源: 徐汇区工商联  |  发布日期: 2015-07-17

为了更好的加强与香港青年的沟通交流,为他们提供一个认识、了解内地、上海徐汇的窗口和平台,根据徐汇区委统战部要求,518日至22日,香港中文大学伍宜孙书院师生代表一行20余人,到徐汇区工商联副主席、执常委单位的4家企业,开展了为期五天的专业实习活动。通过此次实习交流,香港中文大学学生增进了对上海、徐汇的了解,掌握了更多的专业技能,两地之间的友谊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实习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一、基本情况

20151月,徐汇区委常委、统战部长冷旭生率队的徐汇商会代表团在香港访问,期间与香港中文大学工程院黄锦辉院长就沪港学生专业实习活动安排进行了意向性沟通,并确定将实习地点放在徐汇区。在制定实习方案的过程中,区工商联和区侨办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商讨研究,拟定方案并上报区委统战部主要领导,冷旭生部长对实习企业的代表性、实习岗位的匹配性、实习线路的便捷性和实习内容的丰富性等方面都作了指示。同时,区工商联与伍宜孙书院进行对接联系,就实习的总体要求、实习企业、学生人数等多次商讨,专程走访了多家工商联会员企业,与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实习安排作了研究,得到了企业的大力支持,最终确定了宏润建设、杉德银卡通、上海腾讯和马克华菲作为此次活动的实习单位。

517日下午,由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黄锦辉院长率队,一行20余人来徐汇开展实习交流活动,区委常委、统战部长冷旭生代表区委区政府对香港中文大学师生一行来徐汇表示欢迎,并与他们进行了交流见面。会上,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侨办主任向卫华致欢迎辞,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陈楠介绍了专业实习方案及具体安排,四家实习企业的带教老师也与香港中文大学师生进行了深入交谈,分别介绍了企业情况和具体实习岗位,便于学生们对今后几天的实习有更全面的了解。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19名学生根据各自的实习安排,在实习企业得到了充分的实习锻炼。期间,区委常委、统战部长冷旭生亲自前往四家企业看望了实习大学生,听取了他们讲述在各企业不同岗位学习工作的经历和感受,并与四家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交流。

在各方的努力下,实习活动圆满结束,学生们对企业的运作模式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顺利完成了相应的项目课题,全面了解到不同行业的工作特点,工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双方还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学生们对上海、对徐汇有了更为直观、全面的认识。

二、主要体会

1、发挥区工商联(商会)资源优势。工商联(商会)中广大非公经济人士有着十分广泛的资源渠道和优势,行业涵盖范围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徐汇经济发展的成效,能够为统战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服务。本次交流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得益于区委统战部长率区工商联企业赴港交流,与香港中文大学工程院座谈对接、达成共识密不可分。充分发挥好徐汇区统战资源优势,团结凝聚好广大非公经济代表人士以及其他统战对象,建立广泛的海外、境外渠道,才能为延伸、拓展统战工作抓手打好坚实基础。充分利用好已有的统战资源,团结更多统战对象,争取从“点”发展到“面”,不断扩大覆盖面,拓展统战资源网络。

2、依靠非公企业及相关组织支持。本次实习交流活动得到了四家实习企业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无论是在前期筹备阶段培训方案的制定,带教老师的落实等方面,还是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诉求的解决,培训项目的指导等环节都做得非常细致,体现了企业对于统战工作的支持和重视,也展现了徐汇区优秀非公企业的风采,是做好统战工作的重要保障。

3、协调各部门形成统战合力。统战工作是各级党委必须做好的分内事、必须种好的责任田,统战工作不是统战部的自娱自乐,需要全区各部门共同努力。如今许多统战工作涉及面非常广,处理起来非常复杂,我们需要举全区之力,尤其是借着这次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召开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出台的契机,发挥全区各部门的优势,把统战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

4、细致人性的方案安排十分重要。本次实习交流活动,从前期准备到最终圆满收尾,历时将近半年,在此期间,我们无论是事前筹备还是事中协调都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大量的前期走访和沟通,研究制定了此次实习方案,既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需要,又尽可能地减少企业的负担。实习过程中,我们也及时跟踪了解学生的实习状况和企业的反馈信息,尽可能地做好服务工作,得到了香港中文大学师生的一致肯定。

三、存在问题

1、实习时间略显仓促。为期一周的实习时间相对较短,实习成效略显不足。对于企业,实习时间短会影响实习计划制定,一些具有延续性的工作效果不明显,也无法与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沟通交流。对于学生,短期实习为自身发展和成长提供的帮助有限,只能对实习企业有一个初步、简单的认识,而对于企业内部运作、发展规划和企业文化等方面无法拥有全面认识。

2、学生历练尚显不足。根据部分企业反馈的情况,本次前来实习的学生中,以大一、大二学生为主,虽然都是青年才俊、才思敏捷,但接触社会的经验略有不足,稍显稚嫩。将来在安排类似的企业实习活动时,可以考虑适当增加大三、大四学生的比例,他们对职业发展有着更迫切的需求,应对工作岗位会更成熟自如,同时也更有利于企业制定系统、科学的实习计划。

四、意见建议

(一)加强港澳台及海外青少年引导

现在,许多港澳台、海外青少年对祖国和内地的发展情况知之甚少,往往只是借助于一些当地媒体的片面介绍来了解祖国和内地,容易受误导、被利用,对祖国和内地的认知会出现偏差。统一战线在这方面要目光长远,多做绵绵用力,潜移默化的工作。青少年的思想往往到了中高等教育阶段便已接近定型,因此若想要做好港澳台青少年的联系和情感沟通,就必须从小开始引导他们加深对祖国和内地的了解。通过开展各年龄段的学习交流等活动形式充分展现内地发展的积极成果,以此来帮助他们对内地有一个更全面、客观的印象。

(二)建议设立徐汇港澳台学生专项工作基金

为鼓励和支持港澳台学生来徐汇开展深入的交流,建议设立港澳台学生专项基金。专项基金主要用于港澳台学生来徐汇实习期间的奖学金和日常开销等,有助于更加有效地引导和扶持港澳台学生的就学就业和自身发展。选择部分优秀的港澳台学生,通过工作基金为他们今后就业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内地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

(三)建立多项机制吸引港澳台青年来沪交流发展

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互动,是打破两地隔阂,增进彼此了解的突破口,我们要充分发挥统战优势,积极为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互动搭建桥梁,创造条件。一是建立定期互动交流机制。由区委统战部牵头,结合过往开展过的一些成功的互动交流模式和经验,研究探索一整套与港澳台地区的互动交流机制。二是建立港澳台青年学生实习基地。在区域内探索挖掘具有影响力的企业、社区、社会团体、院校等组织,开展深入调研和评估,对通过评估的对象进行实地考察,并与相关责任人进行密切协商,形成实习基地初步意向并制定实习基地有关方案和机制。三是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积极组织区域内知名的企业、院校等赴港澳台等地区进行实地交流合作,如开展专项人才招聘、高等院校师生互访等活动,进一步加深两地之间的互通和理解,实现合作共赢。四是建立与港澳台地区院校高层的联系渠道。做好港澳台青少年的统战工作,必须充分利用他们所在院校的作用和优势,尤其是发挥院校的高层领导的作用。建议通过建立区委统战部处级领导与港澳台地区院校领导结对交友制度等方式,建立、保持和增进与当地院校的良性沟通,对青少年工作给予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