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进社区 治理同参与
——金山区张堰镇非公企业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

信息来源: 金山区工商联  |  发布日期: 2015-07-03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谈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时,要求“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治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基础作用。”因此,加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社会治理,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与整体社会建设、经济发展均衡统一,关乎社会稳定、关乎百姓民生。在区工商联和张堰镇党委的指导和支持下,张堰镇商会按照镇“1+6”文件的相关精神,多措并举,引导非公企业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

一、从提高认识入手,加强舆论引导

一是结合各类会议进行宣传。近期,结合2015年张堰镇第二期企业家座谈会、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推进会、非公企业分片活动、季度经济工作会议以及镇商会执委会等会议契机,宣传“1+6”文件相关精神,切实增强非公企业参与社会治理和服务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心,引导其自觉加强对职工的管理和服务,不断推进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社会治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二是结合现代媒体进行宣传。镇综合工作党委根据非公企业的特点,依托载体建平台、利用平台建课堂,通过手机微型党课、支部网站、QQ群等媒体资源,不断加大对非公企业业主、党员队伍和职工等的教育培训力度,教育引导非公企业主增强社会治理的意识。例如奥图公司利用手机微信群和宣传版面,对公司党员干部及职工进行日常管理教育,通过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作用,推动业主积极支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并提供必要条件。

二、从完善机制入手,强化组织保障

社会治理创新既需要非公企业的参与与推动,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非公企业自身的不足也给社会治理创新增添了难度和复杂性。张堰镇从组织建设入手,积极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推进企业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增强非公企业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能力,加大非公企业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非公企业的企业管理水平,为参与社会治理创新作贡献。

1、以区域化党建联建为依托,实现共治

充分发挥中侨学院入驻的党建资源优势,通过建立工作例会、工作评价、宣传报道、经费保障等各类工作制度等方式,扎实有序推进各项区域化党建工作举措。一是坚持条块联动、组织联建,积极吸纳镇上非公企业党组织共同参与联建,在条块联动的基础上,实现组织联建。二是坚持党员联管、活动联办。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等工作与中侨学院青年创业需求等资源相结合,坚持党员联管,为青年干部培养搭建交流和实践的平台。三是坚持资源联用、服务联做。联合党群部门活动资源与服务职能在中侨学院建立以科创服务、技术培训等为载体的校企合作青年成长成才服务中心平台,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与服务能级。

2、以党员双报到为依托,实现人治

结合张堰镇“1+6”文件中“三融三聚”的工作要求,镇综合工作党委引导非公企业党员到所在村或居报到,认领公益项目,争当党员志愿者,服务社区群众,使党员真正融入到社区。引导党组织和党员主动联系困难员工,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带头参加街道、社区党员志愿者活动,与贫困家庭、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开展义务劳动、义务服务等活动,成为关心群众、奉献社会的带头人。例如,嘉乐公司党委连续八年与镇阳光之家结对,赠送衣服,并帮助他们开展手工制作、康复训练等辅助服务工作。

3、以项目化建设为依托,实现群治

按照“社会所需、群众所盼、非公企业组织所能”的原则,鼓励非公企业以“出资金、出人才、出技术、献才艺”的方式,开展积极有效的社区活动。结合公益服务进社区、美化绿化进社区、阳光关爱进社区、健康快乐进社区、就业指导进社区、结对共建进社区、品牌服务进社区等七个项目的认领,积极引导非公企业参与社会治理创新,截止到目前,镇党员人数在5人以上的17家非公企业党组织中已认领项目20多个,其中,“阳光关爱进社区”项目认领数就达到了近10个。

三、从责任养成入手,提升担当意识

作为改革开放政策的受益者,张堰镇非公企业自觉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帮助和带动周围的群众劳动致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例如我镇商会积极开展企村结对活动,把企业家乐善好施、回馈社会作为参与社会治理创新一项重要内容,积极组织非公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百家明星企业帮扶千家困难群众”帮扶活动中,镇20家企业与9个村、3个居委会共21户困难家庭结对,在帮扶内容上充分体现了“感恩”主题。例如,东风居民区与嘉乐公司、智金公司和敏建公司三家企业开展“为民为老服务”结对活动;敖韩公司每年年底为秦山村老人送去价值3万元左右的食用油等慰问品;起帆公司为秦山村一对重病父子送去3.64万元爱心善款;嘉乐公司每年年末投入5万元为村内60岁以上纯农户赠送慰问品。这几年非公企业从当初的“输血送资”不断转型为“造血送智”,积极开展劳动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岗位,为结对村解决就业,有效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开展党建联建、企村结对趣味运动会等活动,使企村结对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据悉,20141月至2015年春节期间,25家商会会员企业为结对的13个村居共捐助资助金及物品121.685万元,帮助解决就业93人,开展文明共建活动28次。又如,鑫益瑞杰公司大力支持创新社会治理工作,约定共出资10万元,赞助建立金山区第二家创新屋。在创新屋里,设有快乐动手区、基础技能区、全面提高区、智慧拓展区等四个功能区域,可同时容纳30人以上同时参与活动,可以满足各个年龄层次和各种操作水平的居民参与实践体验,并配备有专门的指导教师及科普志愿者服务团队,向全镇村居民、青少年和企业进行开放。

可以说,近年来张堰镇非公企业积极参与扶贫助学、结对帮联等活动。通过组织共建、经济共建、文化共建、人才共建、环境共建,发挥企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不断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