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徐汇西南的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作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早已蜚声中外。如何服务好汇聚在区域内的2500多家高科技企业和近20万的园区员工,成为摆在了虹梅街道商会面前的一道难题。
“他们的需求就是对我们的要求”
俗话说衣食住行是每个人生活工作的头等大事,在漕河泾开发区工作的白领每天来园区上班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行”和“食”的问题。
地铁站距离园区尚有一段距离,为解决地铁到公司这“最后一公里”难题,虹梅街道商会与漕河泾开发区总公司、巴士集团合作开辟两条公交短驳线路,自今年7月份开始投入运营,累计服务企业员工约25万人次,全程7个站点与公交站台重合,每站均设有全新标识,运行时间为上午8:00-9:15、下午16:45-18:45,安排设计科学合理,这也打消了不少自驾车主改乘地铁的疑虑,被不少园区白领赞为“治堵神器”。
为解决白领用餐问题,更好地做好园区食堂配套,虹梅街道商会开展了《漕河泾园区食堂及餐饮调查情况报告》,并就园区新建、改建相关配套事宜向区规划局提出专门建议,得到规划部门的积极响应。街道商会在积极做好新建园区载体就餐配套引导工作的同时,另一方面结合食品安全月继续加大健康早餐的宣传工作,敦促、帮助开发区区域内园区开设早餐食堂20余家,解决了白领早餐只能吃路边摊的尴尬。
针对企业白领工作压力大,健康状况不佳的现状,商会积极采取对策,进行三方面工作试点,为园区人才提供相应的健康咨询、体质监测、疾病防治、就诊绿色通道服务。
众人拾柴火焰高
瑞侃电子是一家坐落在漕开发的全球500强全资子公司,其母公司有着严格的公益行为要求——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在公益活动中塑造、输出企业文化。“公司不允许简单捐款了事,要求员工必须参与公益,且打造可持续的品牌项目”。为了找到公益服务的对象,总经理黄景凯吃过不少闭门羹。有一次,他们千方百计联系到一家孤儿院,想带着员工进院与孤儿交流,却被对方明确拒绝:“我们这里不需要你们带着人过来,只要捐些地毯、尿不湿、电视机就行了。”“要找到与企业公益精神合拍的受助对象,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黄景凯和企业陷入了献爱“无门”的尴尬中。
瑞侃的遭遇在漕开发并非个案,虹梅街道商会与虹梅庭公益服务中心通过走访企业,发现虹梅社区的企业在践行社会责任、关心公益、回馈社会方面有着极大的热情,如星巴克(中国)、腾讯、TE、思科、核工院、质检院、延锋伟世通等一大批企业。但由于信息不对称,许多企业空有热情却不知如何找到合适的资源,或是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找到的项目却无法与企业完全契合。为此,虹梅社区从2013年3月开始,定期召集辖区各企业志愿者工作负责人召开“企业公益沙龙”,在沙龙中推荐志愿者服务项目,提供志愿服务活动信息,搭建可自由交流的资源平台,虹梅街道的社区公益“大圈子”——2014年5月8日成立的虹梅庭社区企业社会责任联盟。两年来,虹梅庭公益服务中心集聚了30余家社区企业参与,举办800余场各类活动,吸引25000余人次参与。
细致的服务源自政企间无缝对接
根据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要求,虹梅街道商会对虹梅地区企业进行梳理、编组,由街道领导带队,商会与经济部门人员参加,对重点属地化企业(包括:总部企业、大型国企、园区企业、税收500万元以上企业等)开展分批走访与服务对接,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倾听企业服务诉求,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在区各委办局和开发区总公司等的支持配合下,已帮助企业解决各种服务诉求150多项、对于“政策及公共服务咨询”等,在走访中直接给予解答;而对于“交通短驳需求”、“高管人才政策申办”等需与相关方面协调的问题,事后经对接协调,也予妥善处理。去年对157家重点企业进打了首次集中走访,今年又对近180家重点企业开展走访。这使得政企对接服务品牌建设进一步加强。除此之外,商会还邀请各类专家或职能部门作人员就贴息融资、工商年检、居住证积分管理、职工教育培训附费朴贴、非公企业人才职称申报、人才医疗服务、企业法律实务、有关产业政策等进行详细解读,井答疑解感,在活动中进一步加入了问卷调查环节,准确把握企业的实际诉求,使得这项品牌服务更具针对性、更具实效性。2013年,共计举办了22次“政企对接”服务活动,2014年的政企对接活动至少14次以上。
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同时,商会配合街道积极加强调研、考察,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如,针对自贸区的建设先后向区有关部门上报了《政策层面上海自贸区成立对漕河泾开发区的影响》、《漕河泾开发区转型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在即将试运行的徐汇区人民政府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园区综合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中得到了体现。根据走访中开发区一些企业的反映,商会还分别向市人大、区政协、区人社局呈送了《关于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特殊工时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的建议》。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希望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要求,推进漕河泾开发区的创新创业工作,商会组织人员到深圳学习考察创新创业工作,并向区领导上报了《大胆探索,构建一流的科技创新环境》的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