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长宁区工商联于2014年着力推动“十大平台”建设,积极发挥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职能,不断提高服务非公经济的层级和水平。
一是成立上海民营经济研究会长宁区工作委员会。为进一步研究长宁民营经济发展的规律,以及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上海市民研会长宁区工作委员会于1月9日成立。它有利于提高非公经济人士理论、政治、思想水平,把参政议政和调研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推动非公经济企业转型发展。成立后,部分成员实地走访了上海股交中心,开展了“继续支持长宁中小企业登陆上海股交中心”调研;与政协经济委合作,开展了“关于优化长宁电子商务发展环境的建议”调研,经济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献计出力。
二是成立法律专家律师团。为进一步保障和服务长宁区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经与司法局协商,结合区内非公企业发展需求,成立了长宁区工商联专家律师团,并聘请街镇商会法律顾问,作为区工商联落实为企业服务的重要举措和律师体现社会责任的重要平台。通过帮助非公企业逐步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范处置机制、进行法律宣传培训、提供法律咨询和有关服务,使非公企业能更加依法经营、依法办事、依法维权。
三是成立青年企业家联谊会。为更好地发现、培养、使用优秀的新生代企业家,帮助他们健康成长,6月成立了青年企业家联谊会。首批会员由42人组成,年龄基本在45岁以下,既包括创业型青年企业家,也包括“二代”企业家;既又从事IT、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也有来自餐饮、服装等传统产业的。联谊会号召全区青年企业家们认真学习,做不断提升的先锋;富而思进,做不断进取的中坚;严于修身,做不断自省的标兵;富而思源,做回报社会的模范。
四是筹备成立电子商务沙龙。长宁的电子信息服务业发展迅速,涌现了一定数量的代表性企业和领军人才。为进一步推动“数字长宁、智慧城区”建设,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建言献策,区工商联在与区政协经济专委会联手开展“关于推进长宁区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发展”调研的基础上,正在积极筹建电子商务沙龙,以促进电商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五是定期举办主席沙龙。区工商联主席、副主席所在企业规模都比较大,他们本人往往工作忙、出差多。年初,召开重点民营企业家迎新春座谈会,邀请区政府主要领导与企业家共话新年新发展。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主席会议,商量审议工商联的一些重点工作和重大事项,交流情况和信息。平时,主席们可以通过“主席论坛”微信群随时互动交流。此外,还建立了主席联络员制度,由办公室工作人员与各位主席的秘书保持联系。
六是组织上市公司沙龙。为帮助欲上市会员企业了解已上市企业的经营状况,了解上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应对策略,我们组织上市公司沙龙开展“掌握挂牌规则,加强企业交流”主题活动,区商务委、科委有关人员以及相关企业负责人参加,分别走访在创业板、“新三板”挂牌上市的企业,由上市公司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公司发展情况和上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拟上市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各种问题进行交流,受到企业家的好评。
七是开展进出口商会活动。召开政策解读会,组织非公企业参加关于上海自贸区建设、汇率波动与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等讲座,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邀请海关和中信保公司负责人进行解读。平时根据需要召开银企对接会,为会员企业开辟与银行等金融机构沟通合作的“绿色通道”。上半年先后与中行、建行等5家银行、8家商会、60余家企业开展13次对接,解决企业资金困难7900万元。还组织科技企业、进出口企业参加第二届上海国际技术交易会。
八是组织女企业家沙龙。把女企业家沙龙打造为女企业家传递信息、沟通情感和自我提升的平台,帮助女企业家们通过更为轻松和谐的方式增进交流,找寻商机。举办“三八”活动、“下午茶联谊”等活动,分享人生感悟和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
九是支持餐饮烹饪协会开展活动。从事餐饮行业的企业家们通过座谈交流分享各自企业的经营理念,围绕餐饮行业目前面临的种种挑战提出思考和看法,并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一些活动还邀请市餐饮烹饪协会、区食品药品监督所和区商务委有关领导参加,交流最新政策信息。
十是支持摄影沙龙开展活动。长宁区企业家摄影沙龙成立已有3年,经常性组织外出采风、作品交流、摄影讲座等活动,并通过微信群加强沟通交流。工商联视情况为他们的活动提供场地、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注意把沙龙的一些活动与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相结合,引导非公经济“两个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