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工商联副主席单位——上海建桥集团建桥学院紧紧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主题,努力完善并加快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就业创业工作新机制。办学至今,已向社会输送11届逾2.5万名合格毕业生,历年就业率均在98%以上。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99.6%,签约率95.3%,被评为“上海市促进就业先进集体”,是全市唯一一家获此荣誉的民办高校。
六项措施引进业内专家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一是由院士、专家、行业领军人才组成的校决策咨询委员会,在每年春秋两季董事会召开之际,听取学校工作报告,参与办学战略研究;二是内设民办高教研究所、科研处等机构,承担学校决策调研任务;三是各二级学院建有业内专家、用人单位代表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为新专业论证与筹办、招生人数调整、教学质量监督评估等把关;四是采取订单培养、企业设立奖学金、共建技师学院、共建实验室或实训基地等多元方式,与200余家企业单位合作办学;五是明确基本要求与任职资格,引进一批业界精英充实双师型队伍;六是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追踪调研毕业生,反馈结论融入办学质量保障系统。6项举措切实弥补了民办高校“先天不足”,有力保障了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前瞻性、服务社会需求变化的预见性灵敏性。
职业教育就业指导端口前移,毕业生适应性强。学校自2012年起推行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课程覆盖全体新生。2013年又设立了职业发展教育研究室,着力提升职业教育师资专业水平。将思政课与就业观教育结合,以学习雷锋服务精神为载体,每年3月5日开展“雷锋精神与职业精神”系列讨论,引导学生干一行爱一行,勤勉敬业的积极心态。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建桥毕业生心气不高,但动手能力强、适应性强。去年,世界知名快餐连锁机构“汉堡王”在建桥商学院开办“汉堡王”班订制员工,今年4月百联汽车与建桥联手共建“百联汽车学院”。
教委创新创业项目扶持“学生老板”崭露头角。2013年学校举办了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选拔培育了一批学生创业团队,其中“爱我回收”团队在2013首届上海市大学生创业之星大赛上获得金奖。2013届毕业生王程飞在浦东新区团委主办的“创业浦东”大赛上获得优胜奖,现已正式注册公司。在校生林斯涣发挥专业优势,不但将老家滞销的特产香榧子上网出售,月销售额达30余万元,还教会了农民父母使用电子商务。
信息化助力校园招聘线上线下互动活跃。建桥就业信息服务网采用大数据开发模式,集招聘信息交互、供需各方洽谈、预测就业形势、用户反馈评价等功能为一体,不仅为本校服务,还为上海21所高校共建共享,用户量约占了上海全年毕业生的四分之一,去年获得上海教育系统优秀网站称号。2013年6月,首次推出面向全校学生暑期打工、兼职、实习、就业的网上专场招聘会,近160家单位参加,提供了500多个岗位。除了鼓励毕业生走向社会求职之外,学校还每年举办校内招聘会,校内招聘会具有沟通直接、快捷便利等优势,去年共有380余家企业参加,提供了3000多个岗位。
三大工程三全育人构建就业立交桥。经多年实践成效明显,建桥促进就业“三大工程”(一把手工程、人人工程、天天工程)已成为全校自觉行动。今年学校又增加了“三全育人”理念(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即:就业指导工作将从招生、新生入学教育开始贯穿到学生毕业离校,责任单位从就业办扩展到所有职能部门、各条线,列入二级管理考评内容。推出多项措施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五类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障碍、身体残疾、少数民族)将会得到重点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