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商会进民企,深入研讨如何通过仲裁方式为民营企业在国际商事、海事争议等方面提供有效服务,近日,浦东新区工商联专题召开《上海市推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条例(草案)》立法征询活动,来自专业院校,涉国际贸易、跨境支付等业务的民营企业代表,及不同领域的仲裁员等出席活动,并提出意见建议33条。
仲裁作为国际通行的商事纠纷解决方式,在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国际经济交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上海市正在以打造面向全球的亚太仲裁中心为目标,全力推进仲裁改革发展。
首次参加基层立法联系点活动的冯硕,既是上海仲裁委员会的研究顾问,也是上海政法学院的一名老师。他表示,“这部条例是全国首创,我们在前期也深度参与了立法调研,对于条例的正式发布拭目以待。”
区工商联常务委员、上海富友支付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伟,则是从跨境支付老本行的角度提出建议。他认为,“综合看来,这部条例让我们涉及国际贸易的民营企业‘走出去’更有了底气,让仲裁进一步成为了民营企业在海外的重要维权方式。”
同时担任宁波、北海国际、九江、台州、日照、唐山等多处仲裁委仲裁员的黄贤文,是来自陆家嘴街道商会的会员。他从仲裁员本身的角度提出了在全市范围统一仲裁员候选库、统一本市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建立统一的外部评审专家库等建议。他提到,“我们作为仲裁员,对于上海市能首创性地出台该条例,真心感到喜悦和骄傲。”
区工商联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沈浩主持活动,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一处四级调研员王霁出席活动并解读草案、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