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商会作为党和政府管理服务非公经济的助手,如何充分发挥商会组织的职能作用,积极探索为企业服务的途径,促进本地区非公经济健康发展,是镇商会经常思考的一个重大课题。
近年来,镇商会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搭建政府和企业联系沟通的平台,真诚合作服务企业,促进了非公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发挥经济发展区密切联系非公企业的优势,建立招商员跟踪服务责任制。明确每个招商员跟踪服务的企业,通过责任制的实施,使新老企业都纳入跟踪服务范围,招商员每个月要到跟踪服务企业去,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现状,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困难,每个月汇总招商员的第一手资料,及时发现企业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困难和问题,然后由经济发展区老总(镇商会副会长)每个月提交给镇商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镇商会根据掌握的情况,对一些需要及时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则由镇商会领导出面,协调各有关部门统筹解决。通过这绿色通道,及时为非公企业排忧解难,增强了商会的凝聚力,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发挥商会执委会委员优势,做好重点企业的跟踪服务工作。商会执委会委员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分布在重点企业和重要项目,他们作为企业老总,在生产第一线,对企业最了解,通过他们及时把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交上来,再由商会统一研究解决的方案,然后由镇商会领导出面协调统筹解决。
三、发挥非公经济组织党支部、工会、团组织的积极作用,以人为本、多办实事、维护权益、凝聚人心,促进非公企业的稳定和发展。通过发挥党群组织的积极作用,倡导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建立“职工书屋”为职工提升素质开辟绿色通道;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创建工作;开展评选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提升正能量,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举办大场镇“两新”组织“歌唱祖国”红歌比赛;举办大场镇“两新”组织第一届职工运动会;组织对外来务工人员女职工的免费体检;协调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在沪子女的入托、入学的实际困难;协调解决企业人才的上海居住证问题等,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的稳定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