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松江非公经济的蓬勃发展,松江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为了更好地发挥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在经济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推进松江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区工商联坚持以促进区域非公经济实现“两个健康”为主基调,“五位一体”、多策并举,努力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培养和选拔工作,着力培养和建设一支拥护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队伍。
一、加强教育培训,在提高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政治理论素养上开创新举措。一是突出重点抓好主题教育。组织开展“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民营企业家与中国梦”为主题,以“举办一次行动、开展两次活动、做好三类帮扶、完善四项制度”为载体,实现“六个结合”。并组织部分非公经济代表人士赴革命、建设教育基地进行现场教育,感受红色足迹,提升爱国情怀。二是注重实效抓好常态教育。结合自身实际,举办专题培训班,尤其是利用工商联执、常委扩大会时机邀请知名专家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做专题讲座;积极协调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及松江相关部门,开展非公经济第二代接班人教育培训工作;会同区委组织部、统战部、区社会工作党委、区委党校每年举办一期“两新”组织经营管理者研修班。通过培训,帮助非公经济人士了解形势,开阔视野,提高战略决策与管理运作的实战能力。另外,还通过学习会、读书会、报告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及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形势政策教育,帮助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争做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二、强化宣传表彰,在营造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健康成长良好氛围上开创新举措。一是开展“创先争优”评选表彰活动。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每两年评选一次“松江区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等10路先锋。实现典型引路,促进了非公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非公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二是充分利用电视、报纸、会刊、网站等宣传载体,广泛宣传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在创业创新、转型升级、和谐企业创建、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先进事迹,提高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社会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进一步营造“学习先进、争做先进”的浓厚氛围。
三、注重政治安排,在拓展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建言献策渠道上开创新举措。一是畅通利益诉求渠道。通过对非公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发挥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作用,在松江区政协四届三次会议的献计献策大会上,区工商联界别政协委员提出的《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中小科技企业需要政策扶持》两篇提案引起会议的高度重视,得到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许,体现了工商联界别政协委员有激情、有热情、投真情,有理想、有思路、宽眼界,凸显了区工商联抓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有力度、有深度、见亮度。二是搭建平台,引领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各尽其才。通过推荐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出席全国人大、上海市人大、政协会议,接受《上海商报》、《现代工商》《松江报》等媒体杂志的专题访谈,为全区正处级以上党政负责干部“授课”等途径,实现在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彰显自身价值,促进综合素质提高。
四、推进光彩活动,在提升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社会责任意识上开创新举措。通过开展扶贫帮困、结对助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光彩活动,进一步增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社会责任意识。一是深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设立“光彩-龙腾奖助学金”。由区光彩事业促进会募集,由区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上海龙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建军出资100万元,分期奖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优秀团学干部、艺术设计学院品学兼优的学生,资助学院家境贫困的学生,首期奖励助学109名。二是为岳阳街道出资购买一辆“助老送餐车”,服务社区老人200多户,以实际行动,大力支持街道便民举措,彰显了松江民营企业家“发展企业、回报社会”的大爱情怀。三是部署实施“助老·感恩”三年光彩行动计划,为叶榭、泖港、新浜三镇100位困难老人奉献爱心,提供帮助,树立了非公经济代表人士良好社会形象。
五、助推企业发展,在扩大非公经济经济代表人士社会影响上开创新举措。一是主动协调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帮助指导企业用好、用活政策。为帮助中小企业了解国家的产业导向和地方法规规划,促进企业升级发展。联系市工商联会员部,开展了“送政策到中小企业”宣讲活动,邀请专家下基层举办“创业扶持、市场开拓、文化创意”等专题宣讲,受益企业500多家。二是积极为企业搭建政企沟通、投诉协调、教育培训、融资担保等平台。通过举办政企沟通交流会、政策培训讲座会、银企合作座谈会、院校科技对接会等活动,促进相互沟通交流,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推进企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助推企业实现做大、做强、做好,扩大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社会影响力。三是组织非公经济人士赴台湾、湖北、辽宁等地学习考察。了解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规划,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引领民营企业家抢抓机遇,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松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