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工商联中山街道商会在积极落实企业有序复工复产过程中,严格落实防控疫情相关要求,秉持慎之又慎、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原则,狠抓“五个精准”工作方法,切实做到细管严控全覆盖全天候。
一、全面动员,广泛引导开展精准宣传
中山街道商会根据区工商联工作要求,及时宣传中央、市委和区委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凝聚起同舟共济的强大力量。街道商会企业上海大胜卫生用品制造有限公司是全市复工最早、响应最快的口罩生产企业,稳定价格,为全力战“疫”贡献了力量。区工商联副主席、街道副会长、上海友喜高科技园区董事长蔡建波通过区光促会捐赠10万元,全力支持抗击疫情。街道商会执委单位欣诺通信公司向荆州市中心医院捐赠10000个口罩,云朵公司通过海外采购向街道防疫工作组捐赠2000个N95口罩、2.5万副医用手套及若干部测温仪,巨人集团利用自用直升机协助黄冈市政府运输医疗物资500多公斤,天诚集团春节假期协调物流车辆运输一批综合布线产品保障武汉雷神山医院信息化建设。
二、动态掌握,做好分类分级精准排摸
春节假期期间,在街道的统一部署下,商会提前启动了区域内落户企业员工信息情况的排摸,汇总形成人员信息大数据。通过对人员信息的不同分类梳理,形成“三类人”名单:即疫情期间未离沪人员、重点地区未返沪人员、需进一步排查核实人员,实现分类分级管控。商会借助街道“中山之芯”信息化平台,通过两轮排摸确保信息动员有效。在明确全市企业复工时间后,商会在街道的带领下,又启动了企业复工申请及复工人员信息排摸,统计汇总企业防疫物资储备情况和复工人员信息情况,重点梳理筛查重点地区和重点关注地区人员,对不符合复工条件的人员及时精准告知相应企业不得复工。
三、发挥作用,落实分批分时精准复工
在街道的指导下,商会在企业复工前开展了大量准备工作,通过“双告知、双承诺”(即向企业告知复工准备工作、向企业告知员工按时申报和动态管理要求;企业承诺做好人员信息排摸、落实防控措施,员工承诺实施隔离举措),严格落实政府监管责任,确保复工平稳有序。做到对企业分类管理,《告知书》明确除部分特殊行业相关企业外,各单位不得早于2月9日24时复工。2月9日前,2家口罩生产企业持续开工,11家特殊行业相关企业经审批后提前开工。对于2月9日及以后开工的企业,商会充分发挥作用,结合各区域特点制定相应方案,由商会人员与企业精准对接,企业填写复工申请表后,备案后方可复工。
四、严密管控,施行“三个管住”精准管控
做到发挥企业主体责任和商会监管责任相结合。管住复工准备:发放《告知书》提前告知企业复工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和复工期间的注意事项,如要求企业成立防疫工作小组,制定本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并报商会审核备案,要求企业做好人员管控、门岗体温测量、防护物资储备和管理、食堂就餐防疫控制、重要公共场所清洁消毒、垃圾消毒处置等工作,重点突出重点地区返沪人员的排摸和管控。企业负责人填写承诺书,明确管理职责。管住复工人员:要求复工企业提前报送复工人员名单及详细健康信息,结合之前排摸的“三类人”名单,筛查出不适合复工的人员。管住复工动态:企业复工后,商会对涉及的“三道门”实行区块封闭管理,严格落实测温检查登记制度,做好登记信息台账,确保“不漏一企、不漏一人”。以G60人才公寓(E-Life生活社区)为例,企业首先要向公寓管理方进行员工信息确认,经信息确认后的员工方可在门口刷卡进入,同时也必须每次测量体温。对于动态信息建立日报制度,各企业需每日上报《中山街道企业复工日报表》,商会每日向街道上报有关情况。
五、强化服务,做好“加法”“乘法”精准服务
商会在特殊时期更要体现“店小二”式服务,在政策支持上做加法,在精准服务上做乘法,为企业排忧解难,与企业共渡难关。一方面,精准对接上级有关政策,商会协助街道第一时间研究上海市抗疫惠企“28条”政策和《松江区关于全力防控疫情支持G60科创走廊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及时调摸辖区企业相关情况,加强政策宣传,确保各项政策第一时间落地到位。另一方面,及时了解商会会员企业需求。加强与企业日常沟通联系,针对企业受疫情影响碰到的复工复产、原材料、融资等方面问题及时回应、积极协调,为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不误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