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23日,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已复工企业367家,其中已复工的开发区商会企业66家,复工率达到93%。防疫是首要任务,发展是第一要务。工业开发区商会坚持“防疫和发展”两手抓、两不误,多措并举为复工商会企业解决各类需求,举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发展攻坚战。
企业一线工人短缺,“共享员工”来解决。受疫情影响,多数制造型企业一线员工紧缺,开发区商会副会长单位中翊公司复工初只有30%的员工可以正常上班,产能只能达到平常的5%左右。在奉贤区委、区政府及区工商联的牵线下,从悦华大酒店挑选出150位未出沪、有健康证的员工,充实到中翊日化的生产车间。
同时,工业开发区商会积极发动商会餐饮企业员工报名,至本月底,将有近600名“跨界员工”进驻中翊日化,企业内20条生产线可实现全线生产。
企业资金周转难,搭建银企合作平台。部分抗疫物资生产制造企业因扩大产能等原因造成生产资金周转困难,工业开发区商会秘书处积极宣传相关金融扶持政策,同时依托前期搭建的银企合作平台,助力银企合作。
园区企业金鑫生物与招商银行以疫情企业最优利率达成2000万贷款协议,翡诺医药申报国家发改委疫情融资资金800万元,伯杰医疗获得“医学病毒基因组序列数据库和分析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补贴资金120万元,其中市级80万、区级12万元,开发区配套28万元当日审核后即拨付。
企业复工后生产,商会秘书处的驻厂员深入一线服务。区内第一纳税大户美乐家,在驻厂员的穿针引线下,用开发区筹措的2000个口罩实现复产开工。
(美乐家生产车间)
针对企业上下游断档等众性问题,开发区商会通过梳理园区内可用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并积极对接区工商联协调沟通全区企业。如伯杰医疗生产的病毒检测试剂缺乏包装,后与庄行镇内的企业美纳庄印形成包装配套合作,加班加点助其包装盒生产并及时送至武汉等多地医疗机构。
企业抗疫物资运输难,开辟绿色通道来助力。奉贤综保区喆盛物流公司尚未复工,而由其承接的引进于中美洲际直升机投资公司,销售给甘肃公航公司用于参与武汉各地物资运输救援的“抗疫直升机”却急需奔赴抗疫一线战场,综保区及时联合区经委、海关,为其通关开辟绿色通道,直升机到港当天同步收到“通关无纸化进口放行通知书”。
(入关后尚未装配的直升机)
注册在开发区的科潘恩公司生产的一次性采样拭子和病毒采样管因航空、高铁等渠道停运无法运输,而快递公司因采样管中含1-3ml液体,需报备审核批准,用时较久,后经工业开发区商会秘书处联系区、市相关职能部门,多方协调后,为企业减免流程,迅速送达疫区一线。
下一步,工业开发区商会将针对企业需求,在“搭建平台”上狠下功夫,围绕企业员工共享、产能共享、银企合作、财税扶持、产业链配套、招商中介、后勤保障、安全监管等8大平台建设,实现“保姆、管家、顾问、政府”四位一体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