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推进,闵行区工商联在走访基层商会和企业时了解到,闵行区存在发明专利多,但实际应用少的现象,特别是上海交通大学拥有众多的科研成果,但在闵行区落地转化较少。经过与上海交通大学相关学院的沟通对接,闵行区工商联于近日组织部分非公经济代表人士与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座谈交流,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行深入探讨。市总商会副会长、闵行区工商联主席、上海绿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加亮,闵行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孙耀辉,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罗哲教授,副院长粟莹教授,副院长孙康教授等出席活动。
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是上海交通大学与闵行区合作创立的机构,目的是为了加大上海交大科研创新成果的转化力度,推动闵行经济高质量发展。
罗哲教授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基本情况;参加活动的部分民营企业家围绕校企技术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案例,就企业和高校沟通机制、科研信息对接不畅等问题进行交流互动。企业家们纷纷表示,要搭建相关渠道,为企业提供所需的科技成果信息,以便更好地进行市场对接,激发对项目投资的兴趣和信心;同时也希望高校科研团队充分了解市场需求,不断修正研究成果转移转化方向。双方希望建立人才与技术合作平台,鼓励研究团队耐心钻研,弘扬“工匠”精神,为校企合作产业对接、交流合作等方面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孙耀辉对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致公党闵行区委、致公党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与企业家面对面对接交流表示感谢。他指出,工商联的基石是民营企业,而产业研究院的落脚点也在企业,双方需要在加深了解的基础上加强互动:一是强化信息交流的及时性,树立前瞻性意识,瞄准国际前沿技术,不断修正研发与成果转化的方式;二是强化深度合作的操作性,进一步加深交流、交融,走进院校和企业,使成果转化成为一项务实的行动;三是强化整合资源的关键性,认真梳理企业成果转移转化问题清单、系列政策,以及双方的优势,畅通对接渠道,提升优势互补的能级,提高核心竞争力,努力构建环交大及周边成果转化产业发展集群带。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关键在项目,成事在人、在平台、在机制。今后,闵行区工商联将进一步畅通沟通渠道,推进校企交流交融,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落地生根、就地转化,提升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能力,助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