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上午,市工商联与市统计局、上海大学联合举行上海市民营经济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研讨会。市工商联副主席徐惠明、上海大学副校长唐豪、市统计局总经济师严军出席会议,市工商联调研部与市统计局综合处相关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围绕民营经济发展指数研究方案展开了富有成效地研讨。唐豪副校长认为,民营经济发展指数的分类指标可以由创业活动与资本实力、业务规模与增值能力、创新活力与发展潜力、营运绩效与资源效率、社会效益与影响力等5个方面构成,前4类指标里侧重体现民营经济自身增量增速的纵向指标,第5类社会效益与影响力指标里则侧重体现民营经济占全市比重的横向指标。此外,产业环境与商务成本、企业景气与企业家信心这两类指标可作为辅助性指标。他赞同指数的采集发布频率为一年两次,并建议年度指数发布并形成详尽的分析报告,半年度发布则以指数及简要报告为主。
严军总经济师认为,民营经济发展指数里需包含体现环境及成本因素的指标,现有方案中的客观指标已基本涵盖了目前课题组所能够获取的指标,其中的主观指标可由市统计局与市工商联开展合作,实施快速调查予以补充。
徐惠明副主席指出,课题组应从可操行性角度,对民营经济发展指数研究方案中指标的分类、设计以及实施进行再优化,并尽快形成阐述课题背景、设计实施方案以及后续分析报告撰写的课题研究报告,报送本会主要领导。
最后,会议就民营经济发展指数研究的意义、范围、基本原则、主要内容、主要步骤等方面基本达成了一致,并决定在会后尽快修改完善指数研究方案,形成课题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