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平台作用,商会在行动(五):普陀区工商联

信息来源: 浦江同舟,市工商联商会和法律服务部,普陀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  |  发布日期: 2025-11-25

编者按

近日,中央对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深化改革作出部署。9月28日召开的上海市工商联商会建设工作会议,强调商会要发挥好思政引领平台、政企沟通平台、资政建言平台、招才引资平台、务实服务平台、学习提高平台等平台作用,以及加强商会建设等要求。为贯彻落实有关要求,市工商联下发工作提示,召开专题会议,开展走访调研。各区工商联、市工商联直属商会、团体会员等以党建为引领,聚焦平台功能作用,加强商会自身建设,推动商会改革与发展工作。即日起,“上海工商联”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刊发各商协会相关工作情况。

一起来看普陀区工商联


普陀区工商联(总商会)共有会员企业3300余家,覆盖了区民营经济的主要领域。所属17个基层商会组织,10个街镇实现了商会工作全覆盖,除街镇商会外,还建设有1个地区商会、1个园区商会、1个青年企业家商会、3个行业协会及1个女企业家联谊会。近年来,4家商会已被认定为全国“四好”商会,10家商会被认定为上海市“四好”商会,7家商会被认定为上海市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示范点。

1.思政引领平台

一是深化理想信念教育。深入挖掘辖区内丰富的统战文化资源,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为主线,着力打造具有特色的统战文化阵地。常态化开展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宣讲等系列活动,引导企业家坚定跟党走、坚定发展信心。今年以来,区工商联及各基层商协会已组织各类理想信念教育活动130余场,线上线下覆盖约3.83万人次。

二是两级商会阵地联动共享。通过积极整合资源,2022年底在苏州河畔建成“普陀区民营企业之家”,打造“半马苏河会客厅”,集中展示民族工业历史与民营企业风采。推动区级与街镇两级阵地联动,指导桃浦镇商会建成特色“民营企业之家”,两级阵地均被列为区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切实增强企业家的归属感和组织认同感。

三是党建与商建深度融合。长征镇商会以“党建+商建”模式与互联网产业党建联盟等行业商会的党组织开展商会联建共建活动。区青商会打造“主题党日+”品牌,开展“悦读经典”“行走的党课”“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商会进民企”等商会学习活动。曹杨新村街道商会联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及楼宇服务站点开展专题辅导,实现理论学习与商会服务实践深度融合。

2.政企沟通平台

一是拓宽渠道促进政企沟通。总商会与街镇商会两级联动,举办2025年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民营经济圆桌会等各类政企交流活动100余场,聚焦企业诉求,及时回应答复,形成工作闭环,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

二是主动走访倾听企业需求。鼓励商会开展常态化企业走访机制,曹杨新村街道商会全年走访企业超1000家次(其中专精特新企业120余家次),精准了解企业在政策落地、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困难,建立“收集-反馈-落实-回访”诉求闭环机制。真如镇街道商会以“真如智享荟”品牌为抓手,全年开展多维度、分领域活动,实现政企沟通“零距离”、企业对接“无缝隙”。

三是重点项目开展专项服务。由区委统战部与区工商联牵头联合区发展改革委、区商务委、区科委、区投促办、区重大办和各投促分中心等有关职能部门制定《普陀区民营企业重点项目专项服务机制》,对民营企业的重点项目实行列名管理,开展全程跟踪服务,及时推动化解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助力普陀区由民营经济大区向民营经济强区转型。

3.资政建言平台

一是发挥商会中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的力量建言献策。石泉路街道商会副会长作为区人大代表,发挥深耕行业的经验优势,提出民生与行业发展各类建议8条,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是开展专项活动提供建言渠道。万里街道商会组织企业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题协商大讨论”,针对“拖欠账款”“招投标隐性壁垒”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讨论。长风新村街道商会组织会员单位参与《上海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规定(修订草案)》立法征询,为政府立法修订提供专业支撑。区青商会推荐优秀青年企业家参加党外人士座谈会,围绕数字化转型、民生保障等议题积极参政议政。曹杨新村街道商会通过“十五五”建言箱、“智享曹流”意见点等收集产业升级、营商环境等领域建议。

4.招才引资平台

一是强化“政会引企”功能。主动发挥商会以商引商功能和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添砖加瓦。白银协会承办第二十二届全国白银订货会暨2025年稀贵金属产业大会,吸引国内白银企业落户上海。万里街道商会协助街道“三会三式”招商工作,促成上海市江苏商会、福建商会企业家“走进普陀万里”。长征镇商会先后组团赴溧阳、绍兴等地考察招商,帮助摩尔齿科等23家企业落户,带动区域投资超5亿元。

二是主动融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联合沪宁沿线八市商会及在沪相关商会,牵头建立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商会合作机制,着力打破地域壁垒,在产业协同、技术创新、人才交流、资源共享等方面搭建高效平台。成功举办“问道2025・苏商高质量发展(上海)峰会——沿沪宁产业创新带企业家座谈会”,邀请区领导与苏商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共商协同创新路径。举办“携手沿沪宁·同心看普陀”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商会轮值活动,邀请合作城市商会代表、在沪商会代表和重点企业代表观摩进博会并实地考察普陀,推介普陀重点产业和营商环境。桃浦镇商会承办“携手汇聚TOP链协同发展创新带”活动,邀请沿沪宁“八市”商会及长三角地区企业代表130余人齐聚桃浦,推介营商环境和集体资产。甘泉路街道商会多次组织开展“走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学习考察和招商对接”活动,到苏州、南通等地招商引资。

5.务实服务平台

一是商会服务平台争创特色品牌。长寿路街道商会打造“混熟星期四”特色服务品牌,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有解读政策的“多链融合・科创服务”主题活动、营商环境8.0版专题解读会、“税约星期四”专场、合规用工专场,有“链动有色・聚势共赢”产业供需对接会,有大健康产业主题共建活动等。长风新村街道商会打造“长商荟”企业服务平台,开展政策解读、税务对接等线下活动12场,服务会员近320家(次),牵头组建“企业服务团”,与街道“企业服务专家顾问团”构建“1+1”双轮驱动服务机制,2025年合力解决各类诉求95件。桃浦镇商会打造“赋能湾”企业服务集市、“益企营”六大驱动等品牌活动,实现服务镇域2万家企业全覆盖。

二是强化“政会法企”服务平台。与区经侦支队开展“蓝鲸”护企工作站服务;对接区法院推进商事调解工作,全年累计受理案件1329件,成功调解109件,涉及争议金额超2.3亿元;与区检察院建立涉企案件线索移送反馈渠道,增加会员企业面对跨区域违法抓捕、趋利性执法时的维权途径。各基层商会开展民营经济促进法、新《公司法》、《民法典》合规管理、企业出海风险防范等各类法治营商宣讲活动百余场,获得企业广泛认可。曹杨新村街道商会组建“名优律师出海顾问团”,为会员企业出海保驾护航。

三是深化“政会银企”服务平台。长征镇商会会长班子带头走访会员企业80余家次,为近100家次企业申请各类产业政策和贷款贴息。区青商会依托金融服务专委会,与4家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协议》,促成融资6500万元。两级商会联动全年举办各类金融助企活动38场,覆盖企业超1600家次,“商会批次贷”累计帮助21家企业获得1.12亿元贷款。

6.学习提高平台

一是创新推出“家・天下”赋能增智系列活动。依托区“民营企业之家”阵地,通过专家授课、走访研学等形式提升企业家综合素养。目前已累计开展9场活动,线上线下参与人数3.4万余人次,线上互动点赞超4万次,评论近2000条。阵地建成以来,联合相关部门、商会及企业,举办思想引领、政企沟通、招商推介等各类活动累计300余场,同步组织企业家参与迎新骑行、苏河半马等特色活动,增进企业家交流合作。

二是围绕企业需求设计学习活动。宜川路街道商会贯穿全年开展“董事长公开课”系列活动,课程主体从经营类的“陪你把企业做好”、“解锁客户哲学——企业增长新引擎”到技术类的“AI时代 提升战略领导力”,以及政策解读类的“把握‘十五五’规划与企业新机遇”各类高品质课程,通过专家授课、案例剖析、分组研讨等形式,助力企业家提升战略思维。

三是培育青年企业家队伍。发挥区青商会“1+5”平台作用,推动党建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开展区工商联执委(会员)学习培训,连续12年举办青年企业家培训班等活动,凝聚培育新生代民营经济代表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