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六个平台作用,商会在行动(二):市工商联数字经济商会

信息来源: 浦江同舟、市工商联商会和法律服务部、市工商联数字经济商会  |  发布日期: 2025-11-20

编者按

近日,中央对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深化改革作出部署。9月28日召开的上海市工商联商会建设工作会议,强调商会要发挥好思政引领平台、政企沟通平台、资政建言平台、招才引资平台、务实服务平台、学习提高平台等六个平台作用,以及加强商会建设等要求。为贯彻落实有关要求,市工商联下发工作提示,召开专题会议,开展走访调研。各区工商联、市工商联直属商会、团体会员等以党建为引领,聚焦“六个平台”功能打造,加强商会自身建设,推动商会建设与改革工作。即日起,“上海工商联”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刊发各商协会相关工作情况。

一起来看市工商联数字经济商会


在市工商联的指导和支持下,数字经济商会于2023年底正式成立,目前汇聚了近200家会员企业,初步形成了覆盖数字经济产业链上下游的会员结构。会员企业中共有30家上市公司,其中总部在上海的22家。

商会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加强自身建设,持续服务会员企业,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就以下几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

1.扎实推进党建工作,筑牢政治引领根基

商会始终重视党建工作,将其作为核心工作之一。按照“以党建促会建,以会建强党建”的工作原则,成立了由6名副会长和1名秘书长组成的“党的工作小组”,确立党组织在商会内部治理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并通过各类活动凝聚会员企业共识,引导数字经济领域民营经济人士坚定发展信念,为发挥思政引领作用奠定组织基础。

2.积极发挥“六个平台”作用,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思政引领平台:以统战性为主导,通过商会活动、政策宣贯等形式,传递正确发展理念,组织会员企业家参加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报告会等专题活动,团结凝聚民营经济人士,推动会员企业健康发展。

政企沟通平台:搭建高效沟通桥梁,组织会员单位参加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人社局、市公安局等部门相关工作会议、座谈、调研等活动60余次,畅通企业与政府间的交流渠道。

资政建言平台:参与全国性团体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参编5项全国性标准,其中行业标准3项、团体标准2项;征集会员企业实践经验,编制《数字经济实践案例集》,为产业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参与全国工商联办公厅、研究室及市委统战部信息报送工作,目前已上报5篇数字经济领域相关稿件,其中2篇已被采纳。

招才引资平台:聚焦专业人才培养,开设数据安全与合规研修班、数字经济中高级管理人员研修班等专业化培训;在市总工会、市数据局指导下,联合主办“上海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数字经济专项赛”,提升行业人才数字化应用能力。

务实服务平台:深化产业链协同,促成100余次上下游企业对接洽谈,帮助60多对供需单位找到潜在合作机会;打造跨区域合作平台,组织会员单位赴浙江、四川、贵州等地考察交流,推动区域产业协同。

学习提高平台:充分利用政府各类学习资源及平台,积极参与全国工商联、市工商联面向商会秘书处、会员企业家开展的民营经济大讲堂、“企业家学法”专题讲座、劳动关系沙龙专题讲座、党建工作培训班等培训10余次;组织会员参与国家工信部人工智能标委会开展的标准化工作培训等3次。

3.持续强化商会自身建设,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完善内部治理:严格按照章程召开会长会、理事会、会员大会等会议,保障组织、管理与决策的科学性,凝聚会员企业发展共识。

健全组织网络:成立低空经济、数据产业发展两个专委会并举办专题研讨活动,同时稳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专委会的筹备工作,细化服务领域,增强商会专业性。

优化服务体系:整合相关资源,为会员提供华住酒店商旅优惠、科大讯飞“企业数字法务”、APEC商务旅行卡快捷申办等特色服务;优化运营微信公众号等官方平台,及时发布活动信息、行业动态和政策资讯,提升服务精准性。

打造专职团队:强化秘书处工作团队建设,高效推进各项工作,成功打造“上海数字经济参访”“上海数字经济沙龙”等多个品牌项目,提升商会凝聚力与影响力。

4.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深化党建引领,强化思政引领实效

完善党的工作小组工作机制,定期组织企业家党员、会员单位党组织开展政治学习和思想交流活动,提升统战属性;积极举荐优秀企业家人才,进一步凝聚数字经济领域民营经济人士的思想共识。

(二)聚焦“六个平台”,提升综合服务效能

丰富思政引领形式,结合数字经济行业特点,开展针对性强的思想引领活动,坚定企业发展信心。

拓宽政企沟通渠道,主动对接政府部门,精准传递企业诉求,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强化资政建言质量,广泛调研会员经营情况和产业动态,形成高质量专题研报和政策建议,促进产业与政策良性互动。

升级招才引智服务,联合高校、科研机构搭建人才供需平台,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满足行业发展人才需求。

深化务实服务作用,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举办更多精准对接活动,推动跨区域、跨领域产业协同。

创新学习提高载体,引入线上学习平台,丰富培训内容与形式,助力会员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夯实建设基础,完善商会发展体系

持续优化内部治理流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升商会规范化运营水平。

加快新型工业化专委会成立进程,完善专委会运行机制,扩大商会服务覆盖面。

加强秘书处团队建设,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为商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