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崇明世界级生态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暨崇明区金融司法协同推进会召开

信息来源: 上海崇明法院、市工商联商会和法律服务部  |  发布日期: 2025-11-05

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积极推进金融司法协同,11月3日下午,崇明区人民法院、区财政局、区工商联(总商会)在上海富盛经济开发区共同召开第五届崇明世界级生态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暨崇明区金融司法协同推进会。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林晓镍,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封丹华,崇明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龚朝晖,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龚伟,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谢闻波,区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静,市工商联商会和法律服务部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金融法院、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崇明区相关部门和直属企业、在崇金融机构负责同志,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林晓镍表示,聚焦主责主业,以更高标准提升金融审判质效,夯实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司法基石。特别是锚定审判质效双优,铸牢审判硬支撑;深耕专业领域,锻造审判精锐军;强化规则引领,打造标杆风向标。强化协同共治,以更大力度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织密金融安全的防护网络。树牢协同意识,推动“司法+监管”同频共振,当好风险预警器,守牢风险关键点。深耕绿色金融,以更新作为服务生态价值转换,打造绿色发展的司法亮点。聚焦崇明“生态+绿色金融”的优势,强化前瞻研究,注重经验总结,积极主动讲好法治故事,提升工作成效和影响力。

封丹华表示,提高站位,明方向。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在“十五五”规划建议中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强化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健全规范涉企执法的长效机制。协同发力,优环境。广泛汇聚合力,注重务实服务,让金融政策红利惠及更多的民营企业,加强金融多元解纷,为企业提供高效低成本维权途径,深化“政会银企”四方合作机制,推动在金融服务可及性方面实现再突破。完善治理,强基础。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精神,强化内部监督,健全风险的防范机制,加快建设更多的世界一流企业。

龚朝晖表示,发挥金融法治作用,助推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等方面,营造公平规范有序的金融市场交易秩序。引领协同治理实践,护航金融高质量发展。坚持金融审判部门与金融监管部门相向而行,依法规范与促进发展同步推进,厚植新质生产力“法治土壤”。凝聚各方工作合力,促进绿色金融发展。构建金融机构、司法机关、政府职能部门积极参与的绿色金融发展格局,助力能源结构“增绿”、推动农业发展“向绿”、支持高排放行业“逐绿”,全面推进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谢闻波表示,在金融审判赋能上再优化,不断提升金融审判质效水平。在金融司法协同上再深化,坚持党委领导,府院协同,加强各协同单位间的同频共振,共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在司法服务保障上再聚焦,特别是要加强对于绿色金融的前瞻研究和审判机制探索,联合相关部门、金融机构,共同支持绿色金融成为崇明社会经济发展新的重要支撑,为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贡献司法力量。

情况通报+典型案例 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会议通报了崇明区金融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情况(以下简称“金融工作情况”)和崇明区人民法院金融审判情况(以下简称“金融审判白皮书”)

其中金融工作情况反映,崇明区聚焦金融高质量发展,持续强化金融业增加值调度,推动绿色金融创新发展,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同时,持续完善风险防控制度体系,强化重点领域风险排查与处置,提升新型风险识别与应对能力,切实筑牢金融风险防线,守牢区域金融安全底线。

金融审判白皮书指出,2022年1月至2025年6月,崇明区人民法院共受理金融案件3291件、结案3019件。依托金融领域非诉讼调解和多元纠纷化解工作,金融案件整体呈现下降态势。白皮书还反映出崇明区普惠金融覆盖较为广泛、金融创新融入实体经济、群体纠纷多涉理财领域、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加大等情况,并分别按不同的金融行业和领域,对于金融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和风险进行了提示和建议。

本次会议还发布了崇明区人民法院首份绿色金融审判白皮书。绿色金融审判白皮书全面总结2017年以来崇明区人民法院绿色金融审判情况,并建议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制度供给,推动完善绿色金融顶层设计,鼓励绿色金融领域微观探索,完善绿色金融司法协同机制;进一步加强绿色金融规范性引导,推动丰富绿色投资管理措施,加强司法保障和引领作用,建立统一的绿色金融监管平台;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审判机制,推动绿色金融纠纷案件就地化解、专业化解和协同化解。

为进一步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崇明区人民法院通报10个金融典型案例

该10个案件全部为新类型案件,其中案件标的金额最高达2亿。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通报的典型案件中不少涉及交易合法性评价问题。对此,崇明区人民法院合理运用穿透式审判思维,准确把握金融交易的本质,实现纠纷依法妥善办理。

例如,其中一个案例,区人民法院依法确认交通安全统筹合同有效,维护了交通运输行业的稳定和统筹互助业务的发展。此外,区人民法院积极运用数字法院建设成果,加强对非法金融交易的规制。

再如,在妥善办理涉及票据民间贴现民事案件时,积极开发数字法院应用场景,推动全市范围内相关案件犯罪线索精准筛查和实时预警,赋能审判工作。

合作备忘录+法治观察点 汇聚协同治理合力

会上,崇明区人民法院、区财政局、区工商联(总商会)共同签署了《关于发挥金融司法协同作用推进世界级生态岛绿色金融发展合作备忘录》,共建绿色金融信息沟通协作机制、绿色金融司法执法协同机制、绿色金融纠纷诉调融合机制以及绿色金融人才培养和调研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会议的召开地——上海富盛经济开发区已有各类金融行业企业943家,其中私募基金及相关企业87家,资管规模达1060亿元,绿色金融逐渐成为金融业态新的增长极。

为进一步支持上海富盛经济开发区等崇明区域内金融业态集聚区金融纠纷化解,推进绿色金融领域的“产”“学”“研”互动,加强对于绿色金融前瞻调研,推动司法调研成果孵化转化,更好助力区域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会议现场揭牌了“上海法院生态司法研究实践(崇明)基地绿色金融法治观察点”

太平洋安信农业保险崇明支公司、上海长兴企业集团还分别围绕绿色保险实践、绿色金融业态培育作了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