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媒体采风行 解码松江经开区创新创业生态

信息来源: 宣教部  |  发布日期: 2025-07-14

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十二届市委七次全会精神之际,7月11日,以“双向奔赴的创新创业生态”为主题的‌2025年度市工商联首场媒体采风活动‌在松江经开区正泰智电港举行。本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响应全会关于深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激发创新活力的号召,通过搭建媒体与民营企业对接桥梁,充分发现挖掘优秀企业典型,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本次活动,市工商联首次向媒体发布了2025年度创新创业专题宣传片。

▲ 点击查看视频 ▲

视频时长:7分58秒

作为市工商联积极落实市委全会精神、讲好上海创新创业故事的务实之举,宣传片通过“点亮梦想、学成归国、厚积薄发、扬帆出海”四个篇章,运用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素材,‌生动呈现创新生态、突出营商环境优势、展示城市魅力,呼应着上海作为“创新创业第一站”的澎湃活力和无限生命力。宣传片已通过澎湃新闻、东方网等媒体平台同步上线发布。

活动通过走访参观与座谈交流相结合的方式,立体呈现松江经开区在优化营商环境、赋能民营经济中的创新实践。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汪剑明参加并讲话,松江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朱大章,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顾建斌参加采风。本次活动吸引了包括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新社、央视总台上海站以及解放日报、文汇报在内的10余家中央及上海主流新闻媒体参与。

媒体采风团一行首先参观了正泰智电港的数字展厅、党群服务站,全面了解园区的总体规划、发展历程及入驻企业概况。

随后,采风团走进上海强昕鼎益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泰氢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及上海高端医疗装备创新中心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转化项目等,深入了解这些企业在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的创新突破,企业车间内轰鸣的设备与研发人员专注的身影,生动诠释着松江经开区“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创新加速度。

“上海如同一艘前行的巨轮,企业家是船长,工商联是护航员,媒体是瞭望者。”汪剑明在讲话中强调,民营经济是上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松江经开区涌现的众多生动的故事正是这座城市创新创业活力的缩影。要深入贯彻落实十二届市委七次全会关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决策部署,自觉从落实国家战略、维护国家利益、保障国家安全的高度谋划和推进科技创新。他号召各方同心聚力:企业要坚持创新驱动,平衡短期收益与长远投入,勇闯核心技术“无人区”;园区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打造公平透明的发展预期;媒体要当好“瞭望者”和“传播者”,大力宣传优秀创新创业故事和上海支持科创全生命周期的独特优势,吸引更多青年才俊投身沪上创新创业大潮。‌

松江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沈伟在致辞中表示,松江区作为上海高端制造业主阵地和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始终坚持以开放的姿态拥抱创新,以务实的举措赋能创业。

活动中,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燕全面介绍了松江经开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举措与成效。

在企业交流环节,正泰智电港、上海世纪利通、尼信电子、强昕鼎益、快思瑞科技、泰氢晨能源、睿速创生医疗、睿植康医疗等企业代表分享了在松江的创业故事与深刻感悟。

上海强昕鼎益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强认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已从跟跑阶段迈向并跑阶段。虽然会遇到阶段性困难,但仍然有耐心资本在坚定支持优质生物医药科技创新。”

上海世纪利通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少杰认为,要大力推进国产芯片发展,全面释放数据价值,算力无所不在,国产算力发展需要服务器第一线调配和实验,不能闭门造车。

上海睿植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好好指出,目前中国种植牙市场主要被欧洲、韩国产品占据,国产化替代率不足,产学研项目更需要不断追求科技创新,从材料等前瞻技术方面不断突破。

在互动交流环节,媒体记者们就松江经开区发展、企业创新实践以及正泰智电港建设等问题与园区和企业代表进行了互动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市工商联宣传教育部、松江区工商联负责同志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