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下午,上海市开发区协会第三届第一次会员大会暨第一次理事会在漕河泾开发区举行,市政府副市长周波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来自全市168家开发区的会员代表参加会议,大会由市开发区协会会长张耀伦主持。
周波在会上指出,上海开发区是践行改革创新的先行者,是推动上海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载体工作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开发区发展要以“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创新导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四个转变”,打造上海产业园区的升级版。在推进产业发展方向方面,要从传统的以大项目、大投资引入为主,向技术密集、智力密集的中小企业培育转变。在推进企业发展方面,要从传统的单纯注重企业税收、投资、产值为主,向更加重视企业的创新性、功能性、成长性转变。在推进产业集群建设方面,要从传统的以单个企业发展或产业链简单延伸为主,向以产业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紧密结合、相互渗透、形成产业生态系统转变。在打造投资环境方面,从传统的以“七通一平”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向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便捷高效的投融资支持、宜居宜业的综合配合环境,满足入驻企业和员工的全面需求,推进产城融合发展转变。
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李耀新在讲话中强调,上海开发区发展要按照“四个一批”,即“放大一批、做优一批、做强一批、培育一批”的要求,要以“规划定位、基地建设、载体主体、项目落地、投融资创新、发展环境”六要素“六位一体”为抓手,全面落实市政府关于“上海市工业区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3年-2015年)”中确定的“提升、改造、转型、联动”“四大工程”,推进工业区转型升级工作具体化、基地化、项目化,全方位打造适应“四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发展的“新载体”,聚焦重点,形成合力,全面落实本市工业区产业转型升级各项任务。
最近几年,上海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主要任务:一是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二是重点老工业基地更新改造。三是乡镇工业区转型升级试点。四是工业区转型升级试点区县。
据介绍,2013年,全市开发区完成工业产值2.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5%工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实现二三产业营业总收入5.5万亿元以上,比2012年增加5000亿元,二、三产业营业总收入超千亿元以上的开发区(产业基地)达14个,开发区经济规模大幅增长;2013年,本市开发区二三产营业收入之比为51:49,三产所占比重比2012年提高2个百分点,开发区转型发展成效显著;2013年,本市开发区工业用地平均产出率为74.4亿元/平方公里,较2007年提高28.3%,开发区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2013年,上海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7万亿元、税收1986.5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为7319.7亿元,位列全国高新区前茅。全市开发区经过30年的发展,已成为承载上海产业转型和创新发展的主战场,承担深化改革历史任务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