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浦江创新论坛(第十八届)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专题论坛举行

信息来源: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  |  发布日期: 2025-09-24

9月21日,2025浦江创新论坛(第十八届)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专题论坛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举办。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多家科研机构共同发起的“科学智能战略科技力量联盟”正式成立,通过有组织科研,推动各学科领域与人工智能领域深度融合,实现从理论突破到应用落地的全链条闭环,为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论坛汇聚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科学前沿、产业融合与生态建设等展开深度研讨,并取得系列重要成果。

本次论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四司、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承办,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创智学院、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协办。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市总商会会长寿子琪,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四司司长苏靖,中共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书记徐枫,广州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涛,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方忠,崂山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民,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周伯文,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自然资源利用研究所所长雷先科·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爱思唯尔全球期刊市场高级副总裁埃里克·罗弗斯,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屈炜,怀柔实验室党委副书记方力,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党委副书记王平,复旦大学校长助理、上海创智学院副院长、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吴力波出席论坛。苏靖、屈炜发表致辞。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助理、领军科学家、上海创智学院副院长乔宇主持大会。

高位推动,跨界交融:共建科学智能发展共同体

为加快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中“人工智能+”科学技术行动要求,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十余家科研院所和新型研发机构共同发起并成立“科学智能战略科技力量联盟”(以下简称“联盟”)。

联盟致力于构建科学智能协同创新生态,推动人工智能与科学领域的战略科技力量双向奔赴与紧密结合。联盟将依托人工智能推动理论研究、技术研发、落地应用一体化,加速“从0到1”重大科学发现进程和“从1到N”技术突破,加强人工智能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脑科学、化学材料、气候能源等领域技术协同创新。

多元视角,聚势赋能:专家学者共论科学智能未来

论坛主旨演讲环节重磅嘉宾云集,来自科研机构、学术界与产业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周伯文、徐涛、方忠、吴力波、雷先科·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埃里克·罗弗斯以及达摩院首席科学家赵德丽围绕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应用与国际合作等多个维度展开前沿报告。

在圆桌对话环节,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AI for Science中心负责人、青年科学家白磊主持,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华钧,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临港实验室研究员郑双佳,华大智造高级副总裁杨梦,晶泰科技首席科学家张佩宇,上海创智学院全职导师、副教授李怡康,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生命科学领域主任研究员郭昕围绕“从AI辅助到自主发现:科学智能体如何重塑科研范式?”这一核心议题,针对智能体在验证自动化、学科交叉及自主进化等前沿领域的应用挑战与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

前沿突破,生态共建:多项创新成果发布

会上,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等单位共同发布了“2025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共创成果”,集中展示了我国在科学智能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科学智能的长远发展,既需前沿技术突破筑牢根基,更需复合型人才提供持续动能。本次论坛期间,上海创智学院分别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人才培养、科学智能联合攻关等方向开展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