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优化本市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工商联与法院合作机制作用,更好地开展普法教育和运用法治手段服务保障本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7月12日上午,市工商联与市高级人民法院共同召开“促进法治建设 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王志雄主持会议,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晓云出席并讲话。
座谈中,王志雄主席对全市法院系统对工商联工作的一贯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工商联和市高院签约合作以来,配合很好,成效明显,得到了高院的大力支持、帮助。本次座谈会的召开体现了市高院学习贯彻党中央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要求和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落实,体现了法院为民服务、依法办事的精神,是法院与工商联合作机制的新开端。他认为,通过互动交流,共同探讨和了解本市民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法律问题,进一步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推动持续开展增强民营企业法治意识的普法教育工作,促进“两个健康”发展,让企业有获得感,让法治精神真正得到彰显。
刘晓云院长在认真听取与会代表的发言后指出,此次来市工商联调研,主要是结合主题教育听取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他表示,上海法院将认真梳理与会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答复,切实采取有效举措,为促进上海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他认为,司法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上海法院将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企业合法权益,把依法平等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理念不折不扣地落实到立案、审判、执行全过程;坚持谦抑审慎的原则,慎重采取刑罚,谨慎适用强制措施,依法保障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推动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畅通与市工商联沟通渠道,共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会上,市工商联副主席陈昶代表市工商联(总商会)介绍了市工商联与市高级人民法院自2015年合作机制建立以来,在推动优化营商法治环境,服务保障上海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并提出了下一阶段工作的建议打算。
来自市工商联副主席、市总商会副会长单位、部分知名企业和行业商会、异地商会会员代表以及市工商联深化改革、增强服务试点区工商联、基层商会代表,法学专家和律师代表,围绕刑事手段审慎介入民事案件、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不同市场主体的平等保护、胜诉案件的执行、破产案件审判以及在市区层面进一步加大各级工商联与法院的合作对接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
据悉,市工商联和市高院自2015年联合签署《关于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全力提供法治保障的合作纪要》以来,围绕建立诉调对接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和调研、引导和保障民营企业依法维权等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和做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由上海市工商联组建成立的民商事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市高院的悉心指导下,先后与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自贸区法庭、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院、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合作开展诉调对接,自2015年3月至2019年6月,共组织调解民商事、知识产权案件991件,纠纷化解率近80% ,获得广泛认可;市工商联对民营企业开展“法律三进”(进企业、进商会、进机关)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2018至2019年第一季度已开展约244场专题普法讲座,同时在市高院的支持下联合开展民营企业、商会走进法院等活动;在引导和保障民营企业依法维权方面发挥合力,积极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财产和人身安全。下一步,市工商联、市高院将进一步深化合作机制,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健全沟通联系机制,拓宽工作覆盖面,探索重点领域的法律服务合作模式,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进一步优化本市民营企业营商法治环境。
与会企业和会员代表对于本次座谈会的成功举办非常欢迎,倍感温暖,也充满期待。
市委统战部非公经济处、市工商联各部室以及市高级人民法院各庭室等负责人参加了本次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