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至26日,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率领的上海市代表团在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豪,省委副书记、省长阮成发等陪同下,深入云南多地,看望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走进田间地头,察看学校医院工厂车间,详细了解沪滇扶贫协作推进情况,听取当地干部群众意见建议,努力形成携手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更大合力。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市总商会会长王志雄全程参加了上海市代表团的活动,随团赴迪庆藏族自治州和临沧市,考察沪滇扶贫协作各项措施落实推进情况,出席上海市领导和云南省党政领导举行的沪滇扶贫协作第二十一次联席会议,见证两地政府、企业合作签约,并看望慰问了上海援滇驻滇干部人才。
沪滇建立结对帮扶关系23年以来,特别是云南13个州市74个贫困县结对全覆盖后,上海助力对口地区脱贫奔小康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援建各类项目9900余个,逾90万贫困群众直接受益,帮助培训各类人员44万余人次。
迪庆藏族自治州是中央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是云南省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为了增强对口地区造血功能,上海加大了产业帮扶力度。代表团一行来到迪庆州小中甸镇联合村,当地将上海援助资金以集体经济入股方式注入香格里拉圣洁生物种植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说,种植藜麦、当归的农户,户均收益分别可达3300元、8000元,此外还有土地流转和务工劳动收入。与小中甸镇联合村结对的上海医药集团通过开发高原中草药,也打开了市场。市领导说:双方合作共赢,才能实现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要进一步培育产业基地,在规模化经营上下功夫。
临沧市临翔区蚂蚁堆乡两年前启动建设驿亭新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原先分散在14个行政村的17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集中到这里,住上了灰瓦白墙的新房。为了解决搬迁户就业问题,当地投入沪滇协作帮扶资金,引进了海力特集团“云雾培”栽培技术,已建成4个温室大棚,可进行立体栽培。农业生产插上了科技翅膀,大棚可年产蔬菜瓜果十几万斤,让贫困户有了稳定收入,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持续能致富。
临沧机场附近的四通酱菜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基地”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市领导察看酱菜生产过程,得知合作社去年实现产值2200万元、带动46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6200多元,代表团建议因地制宜,多扶持有品牌、有市场、带动力强的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加大教育扶贫,是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举措。临沧高级技工学校逾10%的学生来自贫困家庭,最近两年218名贫困户学生实现100%就业。代表团一行走进茶叶加工和汽车修理实训基地,察看学员培训情况。在技校操场上,一场沪滇两地企业招聘会正火热进行,6000多个岗位吸引8000多人应聘。代表团来到上海企业招聘区,察看振华重工、东方航空等上海企业招聘情况,建议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按照需求定向培养技术工人,实现有效、可靠的就业。
文化旅游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茶马古道的枢纽独克宗古城2014年发生火灾后,当地政府运用上海帮扶资金,启动了重建项目。代表团实地察看,当地负责人说,政府修复了民房、城门和道路,还强化了消防系统等配套设施,既提升了整体形象,又增强了古城防灾减灾能力。
26日,上海云南扶贫协作第二十一次联席会议在昆明举行。会上,两地领导肯定了工商联服务产业扶贫和经济合作的工作并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议还举行了扶贫协作协议签约仪式。云南省政府与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济大学与云南省教育厅签署职业教育合作备忘录,上海市人社局与云南省人社厅签署劳务扶贫协作协议,上海援滇干部联络组与上海农商银行签署产业扶贫备忘录。两地领导共同见证了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