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上海市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市政府召开。会议通报了本市“民营经济27条”落实情况,听取了《上海市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上海市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议题(草案)》。本次会议就明确职责,形成合力,促进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向纵深推进,展开深入讨论。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联席会议总召集人郑钢淼,副市长、联席会议第一召集人吴清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联席会议第一召集人王志雄主持,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联席会议召集人赵福禧出席会议。
2018年,联席会议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第四次全体会议议题推进工作取得积极成果。已形成《关于建立上海市优秀民营企业发现机制的意见》并写入《上海市促进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方案》,列入“五好”工商联建设、“四好”商会建设考核内容,建立了优秀民营企业信息库,实行资源共享;开展大调研,深入民营企业,围绕需求找短板、围绕服务找弱项、围绕政策落地找不足;举办座谈会、交流会,宣传解读政策,了解企业诉求,寻找发展机遇;有效发挥联络员作用,召开联席会议办公室会议23次,成员单位走访交流及联络员会议16次,专题座谈会及其它会议10次,编制了2018版《上海投资服务指南》,切实帮助解决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平台优势明显。
会上,郑钢淼强调市委市政府对民营经济发展高度重视,作为市委市政府搭建的集中反映和研究解决民营经济情况和重大问题的平台,联席会议在促进各类所有制经济发展和推动上海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机制作用。各成员单位要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上来,加强统筹协调,汇聚合力,推动解决跨部门跨领域问题。他指出,要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协同效应,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政策系统集成、完善政策执行方式、扩大政策宣传解读、提升主动服务意识。要关注民营企业和注重企业家精神的培养,鼓励民营企业家走在时代前列,加大对产业和企业的研究力度,推动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要活跃工商联和所属商会平台,工商联要发挥好党委、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作用,进一步激发所属商会活力,支持所属商会组织维护企业权益,促进产业发展,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开展专项民主监督,为本市各项政策的制定和落实,积极建言献策。
吴清指出,民营企业有活力,城市才有活力;民营企业有信心,社会才有信心。各个部门、各级干部要强化“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在更高层次上扛起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责任担当。要坚持创新引领,促进民营企业在高技术领域发展,鼓励高能级研发,推动高水平开放;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对民营经济27条落实情况的督查工作,落实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版,提升制度供给的及时性和精准性,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要继续当好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注重点面结合、大小结合、远近结合,建立常态长效的民营企业服务机制,提升民营企业的获得感。
王志雄在主持会议中,着重介绍了上海市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基本情况,并就联席会议所研究推进的议题以及下一步重点工作方向进行说明,对会议决定和领导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提出了要求。
赵福禧出席会议。
据悉,去年11月份,本市在全国率先出台“民营经济27条”,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细化分解成70项具体措施,明确了40个部门、16个区责任分工,全市已出台22个配套政策(市级12个、区级10个)。目前,各相关部门主动对接,通过开展政策宣讲、公益讲座、融资对接会等一系列服务活动,助推“27条”推进落实。“27条”以“降低企业四项成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四个方面为重点,成果初显,比如,全面实施小微企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减征“六税两费”;优质民营企业产业区块外“零增地”技改稳步推进,39个民营企业项目获得批复;“三个100亿元”进展顺利;“上海市企业服务云”注册用户43.5万户,推出服务产品5584项;上海成为全国首个发布省级跨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的城市。下一步有关部门将积极开展第三方评估,跟踪实施效果,努力提升政策影响力,同时加大政策供给力度,扩大宣传、完善辅导机制,不断深化民营企业服务,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41家成员单位和3家特邀单位的有关领导、联络员参加了会议。上海市工商联(总商会)企业家副主席(副会长)和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总商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列席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