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下午,市工商联召开学习贯彻十一届市委四次全会精神企业家座谈会。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赵福禧主持会议并讲话。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市工商联副主席、微创医疗器械集团董事长常兆华,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市工商联副主席、奥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汤亮等8名企业家围绕《中共上海市委关于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意见》主要内容,结合自身企业发展实际,从推动科技创新、参与“一带一路”和“长三角”发展战略、打造上海品牌、改善营商环境等方面畅谈了各自的学习体会、理解认识以及意见建议。
赵福禧勉励企业家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市委全会精神。他指出,一是要主动学习,充分认清全会和《意见》释放出的关于上海未来发展的重要信号,把握战略方向,不断增强发展信心;二是要主动参与,更好发挥自身作用,积极将企业发展融入到上海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这一重大战略部署中来;三是要主动对标,在新时代展现新形象、实现新作为。
市工商联副主席、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熊猫机械集团董事长池学聪、赫腾高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杨熔勇,市总商会副会长、新通联包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文洁、中国干细胞集团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章毅,市工商联青创联副会长、荣泰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琪,市工商联有关部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常兆华:
我深深为上海取得今天的瞩目成就感到自豪。在随市工商联代表团访问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后,我觉得就上海现在的发展程度,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可以从对接意、法、德等欧洲技术发达国家着手。上海品牌在国际上已经获得了较高的认可度,但是上海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还需要一大批能够沉下心来、不畏困难、认真钻研的高技术人才。创新创业往往发端于小微企业,建议上海在土地规划上要考虑给这些创新创业小企业留有发展空间,培养扶植本土企业。
汤亮:
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也是中国即将迈入全球城市行列的特大型城市,它的城市能级必须要能辐射一个有世界影响力的经济区域,它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在国内和国外的“两个市场”上,显示出一些无可替代的优势。对照《意见》精神,我认为对上海制造业的前途,既要有民族自信心,也要有实事求是的评判,要保持思维上的一种“冷”与“热”的均衡。在冷静评估,看到距离,切实追赶的基础上,也要有树立信心,充满干劲,不落人后的精神,这才是一个大国企业应有的成熟心态。上海的每一家企业,无论是国有的、合资的还是民营的,都是加快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一分子,谁也不能置之度外。我们要提振信心,持续用力。
丁佐宏:
《意见》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带来国际形势发生巨变,我感到我们民营企业任重道远。我们要苦练内功,强健体魄,坚定发展信心。为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对标国际顶级目标,我们应有更大作为。
池学聪:
我总体感觉上海的营商环境比较规范。上海正在进一步深化“放管服”、采取“一门式”服务,旨在给企业更多的便利度。希望能够切实提高“最后一公里”的窗口服务实效。
杨熔勇:
结合“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策源能力取得新突破”主题,我认真思考了“中国的竞争力在哪里”、“中国的出路在哪里”等系列问题。我们原来的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已经不明显,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要从粗放型向产业能级提升转变,我认为可以采取向技术和市场两头靠拢、建立生产跨国基地的方式,结合《意见》战略部署,更快更好地发展“上海制造”,打造“上海制造”品牌。同时,还要注重引进先进的标准化体系理念,进一步深化专业能力、完善服务。
曹文洁:
诚然当前传统制造型企业面临着一些诸如城市生活成本上升造成生产工人招聘困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更高要求等新的问题,但我们应该认清形势顺应大势,在发展中积极改善体质,寻求创新突破。随着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企业可以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新的海外业务。此外,企业还应该更关注员工成长,积极创建“幸福企业”。
章毅:
我们企业最近迎来了第3500例干细胞移植成功手术;经国务院批准,全国唯一一家干细胞医院不久也将在海南揭幕。我们将以此为起点,不断提升国际知名度,积极打造“上海名片”。多年来我们还一直筹备在上海建立全球血液病医院(干细胞医院),目前资金、技术、人才都已俱备,希望能够尽快落实好选址问题。
林琪:
《意见》提出要打造具有国际标识度的上海品牌新高地,我们深受鼓舞,将继续坚持发展自有品牌,探索商业模式创新和产品技术创新,努力将企业在细分行业领域内做优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