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纳科技完成A轮融资,专注人工小口径血管“中国造”

信息来源: 浦东新区工商联   |  发布日期:2017/11/14

近日,浦东工商联会员企业、生纳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宣布,获得深圳嘉道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的2000万元A轮融资,用于加速纳米纤维抗霾产品的市场营销和战略运营、人工血管的技术研发、临床试验和规模生产。


生纳科技于20151月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是一家专注于研究小口径人工血管的高科技企业。公司团队技术先进,长期深耕静电纺丝、心血管和再生医学等细分领域,从研发、临床研究、注册申报、规模化生产到上市销售等流程都有着丰富的经验。

联合创始人李松教授是中国“千人计划”专家,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和洛杉矶分校(UCLA)校长讲座教授,也是国际顶尖的生物材料专家和人工血管研究的权威,长期以来从事心血管系统疾病研究。生纳科技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程学院与张江高科技园区联合创建的“上海张江伯克利创新中心”引进的第一家高科技公司。伯克利上海校友会会长,芯原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博士亲自参与了生纳科技的创办与筹建。

针对本轮融资,生纳科技创始团队表示:“这次融资对于生纳科技立体纳米纤维产品线的扩大和人工血管产品的研发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据悉,生纳科技自主研发的人工小口径血管采用静电纺纳米纤维技术,以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作为基质制备纳米纤维人工血管支架,利用具有核心专利抗凝血涂层技术,制备具有长期抗凝血功能的人工血管支架,具有抗凝血、自愈合、长期通畅的特点。该小口径人工血管除了可以应用于透析造瘘,还可以适用于心脏搭桥及外周血管病变等领域的治疗。

用人工血管的纳米纤维技术同样可以制作抗霾口罩。纳米纤维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孔径小、孔之间的连通性好的特点,单根纳米纤维的直径只有人类头发丝的千分之一。生纳口罩就是一款纳米纤维口罩,采用纳米纤维高效滤材制成,能够有效阻挡雾霾和PM2.5,同时又具有较高的通透性,还兼具时尚的色彩和外形,是科技与时尚的完美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