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建国中路8号的八号桥创意园区总建筑面积只有12000平方米,如今却开拓出百万平方米的众创空间。这就是八号桥创意园区的转型升级产生的魔术师效应:从地标的创意园,变成了平台的孵化园。从一个创意园,变成20个创意园;从开创性创意产业,变成创意服务新兴产业……就这样蝶变,八号桥创意产业园,日前上了上海市A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榜单。
85后的鲍颖从英国硕士毕业后,先后在上海市政协、市文创办、市科协工作。这份经历成了她人生的宝贵财富。
在一番历练后,她投身父亲创立的八号桥集团。一开始,鲍颖主导开拓打造海上艺术馆,带领20人的团队,从艺术家联系、艺术品收集、展览陈列与策划、艺术文化普及、藏家服务等各方面都亲力亲为,通过培养年轻艺术家、开设绘画班传播艺术文化、开展与金融机构合作挖掘潜在客户,定制文化衍生品等打造品牌,短短3年间,海上艺术馆已成功举办各类艺术品展览60余场,颇具人气。尽管一开始处处碰壁,她不离不弃,在 “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打通了一个又一个“柳暗花明又一村”。
有了基层磨练、有了人脉积累,有了产业融合的创意,鲍颖成熟了,成长了。于是,她决定开拓园区的境界,打造孵化产业格局,做园区向做平台的转移,以产业融合,做创业、做投资、做平台,形成以地产为核心、文化艺术为纽带、产业旅游为延伸、研究咨询为支撑、参股众筹为引领,实现产业融合五大报板块。如今,在她的带领下,八号桥集团开拓了公共平台30多家,运行的园区20个,共计众创空间100万平方米。
产业融合发展来自市民生活品质的综合提升,集团又以参股、众筹等形式多元化投资类金融、艺术文化、旅游、休闲、大健康产业。
做文化产业,链接30多机构,有200多画家、书法家的人才库,办起100多场展览活动。特别有影响力的是国画大师陈佩秋写下墨宝;台北故宫博物馆馆长周功鑫参与交流;举办了上海意象——陈燮君、陈颖油画展、海上升明月——画说唐宋诗词展;组织追寻邬达克的中欧艺术之旅、寻迹唐风的日本关西艺术之旅等。
做旅游产业,在全国首创将工业资源与旅游要素融合,推进工业旅游标准化建设,策划工业旅游产品,创造了多项全国工业旅发展第一。推出工业旅游地方标准《上海市工业旅游景点服务质量要求》并承接国家旅游局《工业旅游示范区建设运营规范》课题。
做休闲产业,引进拥有6000多种啤酒的全国最大啤酒超市及啤酒博物馆;做大健康产业,创新空中瑜珈,开拓居家养老的送医疗服务到家;做百俪汇,让全国数十位80、90后创二代的女性在传承产业中学会产业融合学会理财,与行业资深人士一起学习、社交、聚会,更学会还归女性的温馨,做一个顾家的女人,过有品质的生活……
做产业融合的平台,先从做好自身园区磁场做起,从最初园区保安、保洁、保绿发展为如今的 “为入驻企业降低成本、为企业业务营造商机、为企业员工提供便利”的“三为服务”,切切实实做好招商、留商、惠商、富商,不断增加税收落地率和产出率。有了内生动力,才有外延发展。
传奇一个又一个发生,鲍颖也多冠上不少头衔,知名策展人、上海十大新锐青商、上海市工商联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浙江商会青联副主席青企协副会长、百俪汇的元老,每一种头衔留下她前进脚印。而令她看重是,打造出百万平方的众创空间,融入她和她团队的创意孵化的心血,让八号桥创意园上了上海市A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