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静安有一间服装厂·关于棉益屋的故事

信息来源: 静安区工商联   |  发布日期:2017/08/28

如果告诉你,2017年8月,魔都上海,高大上的静安区,还有一家服装工厂在满负荷运作,可能很多人都不太相信吧。寸土寸金之地,得制造附加值多高的服装才能立足与此?!

(上海棉益纺织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海蕾在位于市北高新园区的公司生产车间)

早年毕业于“立信会计”的徐海蕾始终秉承着“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的信条。徐海蕾1995年从国有企业辞职下海创业,从创立伊始就是制造型的实体企业,第一个工厂建在在江苏路延安西路,500平方米,员工是一批下岗的纺织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20名工人。两年以后,员工扩大到60人,工厂搬到了闸北江场西路,有1000平方米。2000年以后因生产需要又增加了租赁面积,直至2004年购买了现在的厂房。2005年,“棉益公司”搬入了这间3000平方米的厂房,员工有近200人。所在之地也从市北工业园区转型为市北高新园区,入驻的大多是科创公司。近年来,随着房价、劳动力成本等各种运营成本的提升,制造业几乎已经全部退出上海中心城区。徐海蕾说,选择坚守的原因是,在这里,以都市先进制造业为目标,打造一流的婴童专业纺织品品牌,探索和推动中国的婴幼儿纺织品事业,让更多的中国妈妈和宝宝获得更美好的生活的梦想才有可能实现。

“棉益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0-3岁的婴幼儿纺织用品、高档儿童内衣的研发和生产的企业,2008年时年生产能力为三百五十万件,生产的产品有90%出口日本,在日本业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另外10%以企业原创品牌“棉益屋”开拓内销市场,在上海高档百货公司开设了专柜。以“分享喜悦,分享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主题,精心设计推出的“棉益屋分享五件套”,全部采用适合全年使用的纯棉双层纱布,具有很好的吸湿性和吸水性,让很多妈妈和宝宝就此爱上了“棉益屋”这个婴童服装品牌。

发展历程中,虽然“棉益公司”有自己的厂房能相对抗衡高企的成本,但公司产业链的三分之二在体外,协作工厂的不稳定直接造成影响。另一方面,日本商品的售价很稳定,客户不会分担成本提高的压力,“棉益人”只有专心致志、埋头苦干,提高产品附加值这一条路。到现在,客户只要来一个方案,公司就可以创造性地完成打样,这种精湛的再创造能力,远远超越了客户的标准和期望。目前,公司年产量一百万件,但是产值和十年前的三百万件相当,提供的是越来越高附价值的精品,这也正是上海棉益历练出来的生存之道。

在“棉益公司”走上健康发展之路的同时,徐海蕾也十分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各项社会事务,先后担任了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市闸北区委主委,闸北区第十三届人大代表,闸北区第十四、十五届人大常委,现任上海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静安区工商联副主席等职务。她在认真经营好企业的同时,尽心尽力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不遗余力为民族品牌、实体经济发声。在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上,徐海蕾认为,一方面要鼓励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创造出家喻户晓、生命力长久的著名品牌;另一方面,政府要转变工作作风,对民营企业发展切实提供政策上的支持,营造真正为企业服务的氛围。

到今年8月,成立22年的棉益公司以其精良的产品质量和优秀的合作信誉,赢得了日本客户长期而稳定的订单。这家客户是有着九十六年历史的日本企业,为了保证每一件产品都是高品质和安全的,“棉益公司”建立了一套称得上严苛的生产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以日本最高的婴幼儿保护法律所规定的品质检测标准,建立了专业的实验室和研发团队,对面料、辅料、缝制、甲醛、断针和成品品质进行最为严格的品质管理和检测;对可能造成伤害的危险品和小虫等异物,建立最为严格的管理控制。公司因此良性发展、健康生存。

徐海蕾说,希望“棉益屋”是中国的妈妈和宝宝选择的最安全、最舒适、最能满足需求的美好的婴童服装品牌。 “一针一线,关爱无限”,公司的每一个员工在工作中都充满着爱,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制造的是带着爱和亲情的产品。市场瞬息万变,每天都是全新的挑战,但“棉益屋”的梦想还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