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信息来源: 《中国统一战线》杂志、浦江同舟   |  发布日期:2025/05/15

2025年第4期《中国统一战线》杂志刊发上海市委统战部的文章《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详见→

近年来,上海市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聚焦促进“两个健康”工作,依托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机制,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提供坚强保障,多措并举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强化高位推动

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工作,始终把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落实中央部署。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上海市委第一时间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进行专题学习,并于4月3日召开全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新时代新征程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等单位牵头召开全市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启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月活动;制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行动方案》,广泛开展宣传引导,刊发1000余人次民营经济代表人士体会感言,通过市工商联执委会会议、座谈会、培训、调研走访、谈心谈话等活动深入开展形势教育,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完善政策措施。汇聚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市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合力,研究出台《上海市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上海市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实施办法》等文件制度。据不完全统计,党的二十大以来,上海市各部门出台举措30多项。

一以贯之推进。市委、市政府连续8年在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发布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建立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覆盖企业约3.5万家,市领导带头走访调研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听取意见建议,化解企业实际问题。市委统战部牵头部署全市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制度化安排民营经济代表人士联谊交友工作,梳理新生代企业家、二代企业家名单,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深入开展谈心谈话,通过谈心谈话、早餐会、圆桌会等形式,及时掌握思想动态,提升引领实效。

4月3日,全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突出着力重点,提升工作效能

完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体系。持续深化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商会进民企”、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报告会等活动,邀请老中青三代企业家分享创新创业故事,传承优秀企业家精神,不断增进民营经济人士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加强民营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拓宽发现渠道,在评选表彰、工商联执常委人选安排中,协调经信、科技、市场监管等市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共同参与推荐,一批优秀专精特新企业负责人进入视野。制定《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促进计划》等制度,加强市、区、街镇三级青年创业者联谊组织建设,实现市、区青年创业者联谊组织全覆盖,推动青年创业者联谊组织向创业园区覆盖,发挥平台作用,高度关注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培养和引导。组织上海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统战系统十大楷模等评选表彰活动,发挥典型示范效应。

引导民营企业担当社会责任。为更好地发挥光彩事业在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建设中的载体作用,积极组织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百企结百村”行动,开展“消费帮扶”、深化“云品入沪”。与安徽六安、福建三明、山东济宁、临沂等地联合开展青年企业家培训,既接受红色教育、培育家国情怀,又促进对口帮扶、产业合作。创建“为了花朵的微笑”公益品牌,连续10年组织青年民营企业家赴云南等省开展“支教行”“捐赠行”,大力弘扬“义利兼顾、以义为先,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光彩精神。

2024年9月,“为了花朵的微笑”公益支教活动走进新疆喀什。

深化调查研究,破解难点问题

真实反映实际问题和诉求。发挥统战部、工商联及所属商会联系企业、贴近企业、了解企业的独特优势,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一线资料。每年全市营商环境大会前,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就民营企业集中反映的问题形成专报,市委主要领导同志高度重视,作为会议重要内容,针对性提出整改要求。持续开展营商环境评价、政策落实跟踪调研和民营经济运行监测预测等,成为市委、市政府了解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和诉求的重要通道。

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聚焦行业共性问题、企业难点问题,发挥商会组织、专业机构等智库作用,提出意见建议。结合企业诉求,对比国际、国内先进经验,提出《关于扩大我市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规模的建议》,在市委主要领导同志亲自关心推动下,明确自2024年开始,三年内上海市政策性融资担保资本金增加100亿元至200亿元(截至2024年底已扩大到180多亿元),有效服务一大批民营企业。《关于近期基层执法部门涉民企检查相关情况的报告》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批示,推进市相关部门研究作出机制性安排,加强统筹协调,为企业减负。

探索同题共答工作模式。为推进化解民营企业反映集中的平等准入、要素获取、政策惠益、欠账清理、权益保护、社会舆论等关键问题,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民建上海市委会结合主题教育重要契机,采用同题共答、“1+16”市区联动会商方式,开展“统战力量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课题研究,坚持“实”字贯穿始终,做文本调研,开展实践探索,形成20余项制度性成果,把课题调研成果书写在有效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实践中。其中,浦东新区“3C免办”等先行先试的做法在全市推广。

4月7日,上海市民营经济联席会议正式启动“2025上海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月”活动。

发挥协同合力,助推企业发展

强化政企沟通。发挥市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议事决策和统筹协调作用,每年制定发布全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集中开展专项服务。探索建立“1+16+n”的民营经济圆桌会政企沟通机制,邀请民营企业面对面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相关部门现场回应、研究解决,形成“发现问题-联动会商-落实解决”的工作闭环。

建立健全专项工作统筹协调机制。聚焦民营企业反映突出的重点难点问题,持续深化“政会银企”“公检法司”“产学研用”等专项机制建设,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持续缓解民营企业融资服务、权益保护、科技创新等难题。按照市委主要领导要求,推动“政会银企”合作机制再上新台阶,截至2024年底,累计服务12.11万家(次)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超6600亿元。

建设支持青年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会同市委组织部等部门和地区,联合创建“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工作品牌。截至2024年,论坛已成功举办五届,指导单位拓展为8家,联动16个区,成为汇聚青年创新创业精英的重要平台。定期发布《上海创新创业生态研究报告》,开展“青年科技创业十大先锋”和“创新创业十大优秀案例”评选,成立创新创业导师团、科创服务团、专业服务团,举办“创新创业十大研修营”、产业圆桌会、创新创业大赛等,2024年还发布首批7个上海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打造青年在沪创新创业的“第一站”。

探索建立民营企业重点项目服务机制。为深入落实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在广泛开展企业走访的同时,探索建立民营企业重点项目专项服务机制。2024年,全市各区梳理重点项目190项,投资总额3275.86亿元。在各区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指导各区党委统战部、工商联对辖区民营企业重大投资项目、重点科研项目开展“兜底”服务,会同相关部门化解项目落地中的问题,推动项目落地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