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退役军人的抗疫故事——记寰泰能源后勤专员陈双峰

信息来源: 松江区工商联   |  发布日期:2022/04/17

这是一个不平常的春天。自3月开始,上海便被来势汹汹的疫情侵袭,抗疫成为当前首要任务;无数志愿者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志愿红”成为这座城市抗疫中最鲜亮的颜色。寰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退疫军人陈双峰就是其中的一员。

陈双峰,1989年12月生,2010年12月在山西运城参军入伍,参加过许多重大抢险救灾任务。现为寰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员工,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3月27日,在寰泰能源董事长南逸的倡议、指导下,在公司党支部的组织发动下,不少员工纷纷报名了志愿者,随时听从社区调遣,其中就包括陈双峰等3名退役军人。

4月8日,上海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总队号召全市退役军人积极加入“戎耀申城”上海退役军人抗疫社区应急志愿服务行动。疫情即是军令,陈双峰等3名同事即刻响应,再次向所在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大队报名登记。

刚开始,陈双峰只是配合所在小区分发物资。直到4月9日,陈双峰接到浦东退役军人事务局打来的电话,通知第二天早上8点到北蔡新陈路800号集合。挂断电话,已退伍11年的陈双峰很激动,“感觉像是回到了刚入伍的时候。”他立刻联系居委办理通行证。

4月10日早上7点,他拿到通行证后第一时间前往集合地。约10点左右,已有110多人集结完毕。一位有27年军龄的退役军官向大家讲解了目前抗疫形势、工作分工以及如何有效保护自己。随后,陈双峰被分配到北蔡医疗物资中转站,任务是从东方医院运送医疗物资分发到辖区内疫情小区,以及对收集的所有样本标识二维码。

这是一个空旷的、临时建成的大型中转站,已停泊着近500辆大巴、轿车、公交车,此次疫情重灾区——浦东北蔡镇的医疗、防护物资均从这里分发到各疫情小区。这里也是陈双峰当天的“主战场”,从下午1点到晚上9点,除两次往返东方医院外,其余时间均在这里搬运医疗物资、粘贴二维码。

当天最高气温27℃,陈双峰和他的十余位战友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太阳的照射下闷热无比,汗止不住地从额头上流下来,流到眼睛里,导致二维码也瞄不准,只好反复尝试。到了晚上7点多,风大了起来,气温下降,由于防护服里只穿了一件短袖T恤,开始觉得越来越冷。当他们哆嗦着坚持将八万支二维码贴完时,已是晚上9点。

由于志愿者们的工作处于高风险之中,为避免交叉感染,按规定不能回各自小区,住宿成了一个难题。陈双峰还算幸运,他和另外30几位队友被临时安置在绿川学校的室内羽毛球馆休息,有许多战友因支援对象疫情严峻一时没有合适的住处,只能搭帐篷睡在马路上。

4月11日早上8点照例集合,陈双峰接到命令,他接下来几天的任务是支援绿川小区防疫工作。11点左右,当陈双峰一行5人来到绿川小区时,社区书记迎上来,什么也没说,掉下了眼泪,这深深触动了陈双峰。

绿川小区是一个老龄化小区,共有900多户居民,其中失孤、独居老人约有90户,大多数老人已是八、九十岁高龄了。更加令人忧心的是小区的疫情形势,绿川小区共有71幢楼,已有28幢楼被封控。而小区居委只有4人,他们一直在超负荷工作,防疫几近处于瘫痪状态。陈双峰同队友到达的当天,小区门口堆满了各种团购物资来不及配送,有些肉类已经腐烂变质了。

看到这种情况,陈双峰立即和队友们开了个小班会,统一共识:就一个字“快”,尽最大努力,快点把物资送到居民手上。简单交接后,他们便开始行动。消毒、分拣、运送……许多楼幢被封了,无法按门铃,只能靠喊;好心的居民捐出了电动车,当天跑了45公里直到跑没电才把积压的物资分发完。就这样,陈双峰和队友们在绿川小区奋战了4天,每天都干到晚上9点多才收工,社区防疫工作也渐渐步入正轨。

在这个过程中,遇到过一些小插曲。有一次,陈双峰给小区居民送保供物资,大爷一看只有油和米没有菜,便反问“这是让我们用油煮米吗?”陈双峰一时也不知说什么好。还有一次下大雨,有户居民团购的大米眼看就要淋湿了,那时已是晚上8点,陈双峰按地址赶紧送货。由于这栋楼有阳性患者被封控了,陈双峰在楼下大声喊,可叫喊声被雨声淹没了,一直无人应答,于是他跨过围栏去按门铃,没想到居民说“这么晚了,你按门铃把我们都吵醒了!”陈双峰顿时觉得很委屈。骂不还口、打不还手,这是军人最基本的素养。他默默地打开铁门,拿个箱子套在大米上,转身离开。

“这样的遭遇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居民还是非常理解志愿者们的工作。”陈双峰说。令他印象最深的是小区一位80多岁的上海老奶奶,她是党员,一直很热心地帮忙,40斤一箱的大米,她帮着拆开、分发,她的举动令人心疼、也让人心生敬佩。

在陈双峰离开绿川小区时,社区书记送来了大包消毒物资,以表达心中的感激。已经5天没洗澡的陈双峰,4月16日凌晨1点回到家好好洗了个热水澡。他说:“以前对志愿者不太了解,大家和小家,一定会选择保小家。但我现在觉得,这是一种自私的想法,大家好、小家才会好。如果重来一次,我会召集更多身边的战友一起加入志愿者,我相信能做到的会更多。”

陈双峰践行了退役时许下的誓言:“若有战,召必回!”他和许许多多的志愿者一样,向险而行、不辞辛苦、勇毅坚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