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提出了“促进2030年碳排放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个发展目标。2021年11月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氢能将在燃料电池产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氢燃料电池获国务院点名支持,上海市《关于支持本市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为该领域的企业发展带来了极好机遇。
11月9日,上海市工商联科技商会氢能产业专委会(筹)在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了一场“氢能产业发展研讨会”。
研讨会上交流了上海市工商联科技商会氢能产业专委会的筹建情况,提出了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实现氢能社会梦想,为上海经济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添砖加瓦。以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发布的《长三角氢走廊建设发展规划》为指引,氢经济实践者为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研讨。
参加研讨会的有:市工商联科技商会副会长、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蔡亮;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宜东、张文虎、包卫平;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卜繁茂、副总裁陈霑;三佳机械(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秦力、专家邓连钦;中智浩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秦浩云;市工商联科技商会秘书长罗会炳、副秘书长乔春云等。
研讨会以科技氢能产业发展为主题,围绕上游制氢、储氢、加氢及氢能产业安全性方面展开交流。对氢能应用领域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通过推动氢能产业来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为目标,将氢能全产业链科技型企业发动起来,支持市工商联科技商会氢能产业专委会搭建好协作配套平台。并对专委建设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
张宜东说:在碳达峰的推动下,氢能产业发展迎来机遇,氢能的使用在安全性上也非常可靠。从氢能产业链角度可划分为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用氢。氢来源主要以煤、甲烷、化工原料及水等为基础,以液态氢来储氢和运氢,加氢环节存在不足,上海市区无一加氢站。同时积极呼吁氢能产业专委会的成员发起制定氢能标准,加快氢能发展。氢能产业是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重点产业之一,欢迎各位同行朋友相聚中微半导体公司,共同探讨氢能产业发展。
蔡亮说:新时达公司是机器人上市公司,在智能制造方面可为氢能产业智能化出力。目前,新能源汽车使用的锂电池在用电到回收处理存在一些环保难题,氢能对未来的发展更具环保性。市工商联科技商会氢能产业专委会(筹建)正当时,要研究好政府相关政策,了解该行业发展需要做什么,积极推进制定行业团体标准及安全标准,为氢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依据参考。鼓励企业参与国家级技术中心的建设,为氢能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保驾护航。
卜繁茂说:格罗夫在氢能产业研发投入了巨额资金,获得发明专利达1000多项,国内位居第一,全球位居第二。自2013年开始研发氢能,资金投入达10亿元以上。现有商务车、专用车、乘用车及轿跑等氢能汽车产品,依托融资租赁业务扩大市场占有率。近期在上海长宁区成立研发运营总部,聚集氢能产业链相关企业,继续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在制定氢能产业团体标准方面,主张储氢环节中材料标准的重要性,确保氢能产业的稳定安全,很高兴参加本次研讨会,将积极参与科技商会专委会建设,为上海氢能产业发展作贡献。
秦力说:公司2007年始布局氢能产业双极板零部件的研发生产,模具的生产是核心,目前与国际领先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筹建氢能零部件研发中心,产学研结合,来保障产品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愿积极参与氢能产业零部件团体标准的制定,从模具、冲压、焊接及材料等细分领域为产业发展作贡献,公司计划创办技术中心,针对行业制造短板开展研究,解决产业难点问题。前段时间在市工商联科技商会支持下,由本人牵头筹建氢能产业专委会,请各位提宝贵意见,大家合作将这个平台建设好。
三个小时的研讨会上,大家围绕着氢能产业的标准制定、细分产业链及应用领域发展与协作,进行了前瞻性的研讨,大家积极分享了自身企业在氢能领域的定位,一致认为政府对氢能利用相继出台扶持政策,是行业企业发展大好时机。大家表示,将支持市工商联科技商会氢能产业专委会建设,一定做好自身角色,为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实现绿色低碳目标,将氢能全产业链科技型企业发动起来,搭建好协作配套平台,为上海发展做点有意义的事。会上,已碰出几个合作火花,双方约定会后交流。
与会人员在张宜东引领下,参观了中微半导体的展厅。大家赞扬中微半导体在国家芯片制造方面为国家“卡脖子”半导体产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并期待下一次氢能产业专委会的研讨活动再次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