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触发了人工智能产品的应用需求,倒逼出智慧社区升级版。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商会会员企业、新三板上市公司上海思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康正宁却认为“这是难得的机遇”。他带领公司技术人员,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抗击疫情辅助基层管理,为“智慧社区管理”赋能。
疫情发生后,静安某小区物业方联系到供应商思亮信息,希望他们能紧急升级系统功能。物业方希望“智能系统”要与“人工操作”合作,对已登记或外来的车辆进行精确管理,待测量体温后,人工操作放行;开通与微信号和小程序捆绑的“无感支付”,完成无接触收费;建立行人出入管理系统,利用人脸识别设备,对“白名单”人员自动开门,有效管控非小区居民;还能通过身份证读取信息采集,进一步完善居民信息登记。
这么多的要求,对思亮信息的技术人员来说,却是“得心应手”。一套升级版“社区微卡口系统”,就算社区管理者是“技术小白”,也可以很方便地使用。该系统可通过手机、电脑远程查看信息,实时掌握人员及车辆信息。同时还有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大数据分析生成报表,为社区提供决策支持。
针对疫情的管控工作,思亮信息还拓宽了技术运用范围,开发了一系列“智慧社区”管理工具。
为了开展入境人员隔离管理,思亮信息设计了一套“居家隔离辅助监控系统”。不少区的集中隔离点和街道,纷纷用上了他们的“小众产品”——智能门磁。只要里面的人一开门,预警信息就会发送到社区管理者的手机上,有效节约人力物力,管住隔离对象。“智能隔离防护体系”,通过门体探测、红外探测、居家隔离手环等设备,管理隔离人员、监测体温数据情况。“社区+公共场所联动系统”,用在园区、办公楼宇等公共场所,通过部署摄像机快速进行体温筛查,每天24小时监测,无需接触式测温,还可以实现口罩佩戴监测,跟踪抓拍区域内未带口罩人群……
康正宁表示,今后他们将更加专注于城市精细化管理,以社区为核心,开发各类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管理场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基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