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重新创业,为的是领略人生不一样的风景,不做溪中小鱼,勇敢地往广阔大海里遨游。”在收藏和黄金领域均颇有建树的吴越,在年近不惑时却选择了从零开始,投身新媒体,立志于打造上海本土的头部原创内容及数字营销机构。由他和另一位合伙人共同创立的上海橙娱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也成为了上海“互联网+文化”创新创业领域的一支生力军。
收藏界玩家投身新媒体
“黄浦是我从小生长的地方,也是我事业发展的福地。我出生在顺昌路,第一次创业在局门路,如今进入文化、媒体行业,最优选择当然还在上海最时尚的淮海路。”上海橙娱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橙娱传媒”)董事长吴越的事业发展道路既精彩又励志,用现在时兴的话来讲,他是一位“跨界”精英。
吴越,1979年出生于上海,自幼痴迷收藏,从研究邮币卡开始,慢慢踏足钱币鉴藏与研究以及黄金交易及投资,通过二十多年的钻研,一步步成为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在收藏界,吴越的专业能力获得业内人士一致的肯定,除了艺术品鉴定师资质、艺术品估价师资格外,他还编写出版了《第一、二、三套人民币鉴藏与研究》、《国库券、债券及特种货币鉴藏与研究》,这两本书不仅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更成为全世界华人收藏钱币的必备工具书。他还获得了大世界吉尼斯纪录“收藏中国旧版纸钞品种最多的人”的称号、中国钱币收藏十佳人物等殊荣。
同时,吴越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他担任着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黄浦区青联副主席、上海市收藏协会副会长。也曾荣获中国长三角十大杰出青商、上海十大杰出青商、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等称号。
当所有人都觉得他已经收获人生成功之时,吴越却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我从小酷爱收藏,收藏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商业价值,更重要的是收藏品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吴越告诉记者,“创立橙娱传媒的初衷正是源于文化传承的使命感。”
在数字化时代,如何更好地去传承一种文化、一份情怀?2015年,新媒体及短视频刚刚兴起,吴越便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看到了数字化时代所蕴含的机遇。最近几年,移动互联网带来阵阵风潮,红人经济、短视频、直播带货等营销新模式、新玩法层出不穷,橙娱也随着这股风潮,获得了不少佳绩。“这里看似红海,但仍然有待挖掘的蓝海。”吴越指出。
橙娱传媒另一位创始人,公司CE0彭麟媛是吴越的同学。她在传统媒体和广告界有着多年从业经验,数年的海外留学经历也让她对中西文化之间的平衡和融合有了更深的理解。她也强烈地意识到,数字化浪潮席卷之下,无论是人们的阅读习惯还是广告导流都开始趋向于新媒体平台。
于是俩人一拍即合,他们共同创立了橙娱传媒。“之所以取名橙娱,是希望每天都能为读者带来维C般的新鲜感,用娱乐的态度输出有养分的内容。”
公司成立后的一个产品是栏目“藏嘉”,“藏嘉”最初的定位是讲述藏家和藏品故事的自媒体平台,早在2016年,栏目就开始探索“短视频”之路,原创内容的同时,诠释有着深厚历史沉淀的中国收藏文化。然而,收藏毕竟是一个比较小众的市场,一开始“藏嘉”的浏览量并不高。
经过几个月的摸索,吴越重新找准了方向,他谈到:“收藏文化更广泛的基础是对生活美学的追求,是审美的一种体现。”在这之后,“藏嘉”的栏目定位拓宽为生活美学、艺术欣赏和消费导向的新媒体平台。
在栏目转型过程中,吴越不断调整每一档节目的编导节奏、文字细节、表现形式,“藏嘉”栏目的浏览量终于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实践证明,文化、时尚、艺术,以“用户思维”去做内容,它的 ‘爆发’是必然的。”吴越说。
短短几年,“藏嘉”已然成为国内最具规模、最有活力的生活美学及艺术欣赏的新媒体平台之一。截至目前,“藏嘉”累计点击率超3.6亿;活跃粉丝数近400万。
栏目制作内容的高品质也获得了业界的认可:2017年12月,“藏嘉”获新榜PGC文化教育类全国第二、“秒懂百科”文化类全国第三;同年,“藏嘉”旗下栏目《Linda有艺见》获得今日头条“金秒奖”。
2018年,橙娱获得百度百家号MCN精英合作伙伴;同年还斩获了“一刻talks”最佳短视频媒体;2019年,获得百度百家号MCN精锐奖。
左手内容右手数字化营销
高流量意味着高关注,意味着高商业价值,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性,让“流量为王”成为了很多新媒体公司追逐的目标。但在这一点上,吴越却有着他的固执和坚持,他谈到:“橙娱不仅是要关注流量,更要专注内容,而做内容应该是上海这座海派文化城市的优势。”
国内从事互联网文化产业的公司,大多聚集在上海以外的城市,比如北京、广州、杭州、成都等。这些地方,各有各的资源禀赋,要么有圈子有氛围、要么有技术有冲劲、要么有人才有环境。互联网文化创意的“上海选手”,相比之下,能排上号的并不多。
这促使吴越下定决心,要立足上海,做出海派特色。
在吴越看来,“互联网+文化”,就是借助互联网这一工具,将文化创意的传播速度、传播效能进行再提升,使原来单向的传递模式变成互动的传递模式,从而产生更好的文化内容,从而带动消费产能提升。
“藏嘉”推出的栏目内容也都体现着这样的价值取向,包括上海ArtDeco建筑之美、翡翠鉴赏、西方艺术画作赏析、上海最新艺术展览推介等等,呈现出海派文化所特有的精致、细腻、融汇中西的审美意趣。
“藏嘉”栏目内容的成功打造,成为了橙娱传媒在“互联网+文化”领域的第一块基石,随后所产生的IP孵化及数字营销业务,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吴越谈到:“‘藏嘉’成为了橙娱传媒的一张名片,证明了我们在打造IP、内容生产以及数字营销,打通整个产业链方面的实力。橙娱传媒在‘互联网+文化’产业中就此打开一片新天地。”
经过几年的发展,橙娱传媒的商业定位越来越清晰:专注于上海本土头部内容生产、数字化营销和明星IP孵化的“互联网+文化”新媒体公司。企业的愿景是引导并推动中国消费者的文化消费能级;带动文化产业实体经济和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形成;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IP。
“左手是高品质的内容生产,右手是数字化营销平台,下端链接品牌和广告商,形成新媒体产业链的闭环。”吴越这样总结,今后橙娱传媒在输出文化和审美的同时,还会侧重于通过价值挖掘,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营销。
在信息爆炸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橙娱传媒要做的是打通各平台渠道,连接内容创作者、平台与商业伙伴,为企业和机构提供数字化营销解决方案。
橙娱传媒希望帮助更多优质的品牌和产品讲好故事,让品牌和产品更具吸引力,获取更多流量和用户,让认真做好产品的企业通过新媒体平台、新零售渠道,获得合理的商业回报。
2019年5月28日,“橙娱传媒”与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上海酷爷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酷爷”未来要做的是娱乐产业中的明星IP孵化,以一站式娱乐为导向,围绕娱乐、文化、时尚等主题,实现多维度商业化。
娱乐产业的数字化营销在中国还是一个新领域,想象空间巨大。如何重组平台、创新玩法、撬动市场,是未来娱乐行业的一大热点课题,也是酷爷瞄准的市场机会。”
文化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没有疯,千万别去创业!”谈及近四年的新媒体创业经历,吴越自我调侃地说,“这是我最近读到的一篇文章,深有感触,创业过程中的艰难、曲折,只有经历过才会懂。”
橙娱传媒除了吴越和几位团队核心成员算是“边缘80后”(80年前后),绝大多数员工为90后和95后。创业这几年,吴越放下身段,向比自己年轻许多的人学习,了解年轻人的语言和思维方式。“在原先的行业中,我可以算是一个资深人士,但进入新媒体数字营销领域,我就是一个新人。”吴越谈到,“创业就必须有从零开始的勇气和魄力。事实上,橙娱让我重温了‘由弱变强’的创业体验,这是千金难买的。它让我更认识这个世界,也更认识我自己。”
在不同领域都能开创出一片天地,这不是偶然。过去二十多年的打拼,磨出吴越独到的市场眼光和敏锐的商业嗅觉。伫立在K11商务楼22层的办公室里,望着窗外川流不息的淮海中路,吴越心中对橙娱传媒有着清晰的定位:“橙娱要努力成为数字营销领域中,金字塔顶端的企业。”
短视频的拍摄、剪辑,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工作,也是行业中竞争最为激烈的。橙娱传媒的核心竞争力则在于头部内容制作、数字营销策略运用、以及各方资源整合的服务。
未来橙娱传媒还将对接海外市场,为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提供数字化营销解决方案,帮助更多中国内容出品方,将文化产品推广至海外市场,缔造成功的跨国营销案例。
2018年橙娱传媒携手日本最大线下零售商,成为其在中国市场的新媒体赞略合作伙伴,在品牌招商的初始阶段,便开始同步搭建线上线下平台:以线上优质内容为线下导流,同时把线下门店打造成体验店,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
“我们希望推动更多国际品牌的首店进入上海,尤其是黄浦区。”吴越表示,为上海和黄浦的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企业家,自己责无旁贷。在收获了事业成功的同时,圆一份“家国情怀”也是他的人生梦想和追求。
身兼多个社会职务,吴越业余的时候经常会和年轻人交流,分享关于创业的心得和感受。“创业不能仅仅依靠一时冲动,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行。我经常和年轻人讨论创业话题,希望他们能够少走一点弯路。”
怀揣着一份传承上海本土文化的情怀,吴越会继续为他的梦想而努力:扎根黄浦,打造具有上海特色的“互联网+文化”龙头企业,在新媒体、新文化、新经济领域,整合各方资源和创新思维,通过文化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消费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