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闽龙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任长艳:绽放在丝路上的“沙漠玫瑰”

信息来源: 浦东新区工商联   |  发布日期:2019/04/27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6年来成绩斐然、硕果累累,“朋友圈”越来越大,合作共赢之路越走越宽广,给各国带去了满满的发展机遇。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上海闽龙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任长艳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推动着古老的丝绸之路在21世纪翻开崭新的篇章。

任长艳从风华正茂的小姑娘,到知命之年的企业家;从霓虹满街的上海,到大漠广阔的南疆,她将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路上丝绸之路的节点连接。由她创立的企业在戈壁滩上建设现代化加工厂,在沙漠边缘开垦种植基地。将新疆种植基地、产区采购后的物产通过初级加工,运至上海工厂分拣、精加工、包装,最终走向市场终端。

1991年,24岁出头的辽宁人任长艳与福建的先生一起来到上海打拼。1995年,任长艳与先生正式创建了上海闽龙实业有限公司,随着企业逐渐壮大,2010年,任长艳积极响应中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号召,成为上海市第一批援疆落户企业。

做好上海援疆排头兵很不容易,在新疆一切要从零开始。在援疆工作初始的三年,任长艳每个月都会多次登上从上海飞往乌鲁木齐的航班,然后在戈壁滩上乘车颠簸近5个小时才能到达位于泽普县的工厂。“偶尔遇到沙尘暴等极端天气要凌晨才能到达,睡三四个小时就去工作。”从生产车间到田间地头,任长艳坚持亲自检查各个环节。

承担社会责任、诚实守信,是任长艳一直坚守的初心。“厂房建好以后,开始招聘维吾尔族为主的员工队伍,我们一遍遍叮嘱生产卫生和规章制度要求,手把手教他们使用各种设备工具,倾注了极大心血。如今,这一批维吾尔族兄弟已经彻底实现了从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质的飞跃。”任长艳自豪地对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说。

任长艳在过去的9年时间,将位于泽普县的新疆闽龙达干果产业有限公司从0做到总投资近1亿元;有标准化生产厂房、仓库、冷库等300亩基础设施;配置年加工能力达6000吨的流水设备;产品销往全国超过5000家卖场。

做大、做强、做优农业产业,夯实新疆振兴经济基础,任长艳的“援疆之路”一走就是9年。作为一家集种植基地、基地采购、加工生产、仓储物流、渠道销售全产业链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未来,任长艳和她的企业将会像新疆的发展一样,从驼铃声声的古丝绸之路,到繁荣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依托“一带一路”建设,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阔步走向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