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7月1日即将实施,对于每16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可以堆一幢金茂大厦的上海,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既是新时尚,也是攻坚战。小事情,大文明!“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不再是一句口号。
长宁区工商联会员企业虹桥商务大厦,从去年7月开始尝试实施垃圾分类试点。为了向楼宇工作的白领们推广垃圾分类,辖区程家桥街道和楼宇党建中心以及物业在如何科普推广垃圾分类上动足了脑筋,“多管齐下”,除了挂海报、放易拉宝,他们结合白领特点推出了识别垃圾种类趣味运动会、党建活动午间课堂、垃圾分类知识竞赛等多种趣味互动相结合的方法来推广,效果显著。
相比居民区,商务楼宇中的单位数量多、企业员工流动性大,垃圾分类工作推进颇有难度。程家桥街道在推进虹桥商务大厦垃圾分类之初,就遇到了不小的阻力。“物业感到会增加负担,企业感到这是居民区的事情,与我无关。”对此,街道和楼宇业主通过尝试宣传动员、建立考核机制等方法,逐一破解商务楼宇垃圾分类难题。街道还主动为企业搭建再生资源、低价可回收物回收渠道,并积极探索“三长制”工作方式,即由物业经理担任“楼长”,物业公司管理层有关人士担任楼层“层长”,每个驻楼企业设置一位“桶长”。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物业减少了保洁的成本,楼宇内的环境品质越来越好,企业和员工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