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得城败走上海滩 又是水土不服?

信息来源:  |  发布日期:2013/05/09

万得城中国正式对外宣布,将于2013年3月11日关闭其在上海的7家门店。这意味着曾在百思买撤出上海时豪言壮语过的万得城,依然步上了前辈的后尘,成为了继百思买之后第二家败走上海滩的外资电器连锁。 

 

目前,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低价清仓大甩卖的万得城门店货架几乎都已经清空过半,而一些本土卖场已经开始向即将离职的员工们抛出“绣球”。 

 

意料之中的撤出 

 

“早就说要关了吧?否则这几个月怎么会这么便宜,你看才4折多,比网上还要便宜。”对于万得城正式宣布关闭门店一事,正在万得城淮海店 “捡漏”的赵女士一副意料之中的样子,她一边将两个小音箱塞入购物推车一边向记者抱怨自己应该早来一个月。 

对于许多业内人士和消费者而言,万得城的撤出在1个月前就已经成为了板上钉钉的事情。当时,主要投资方之一麦德龙在宣布撒手后,虽然对外宣称如果有人接手还可能有回旋余地,但其各门店随后推出的超低价清仓促销却让大家清楚地认识到,万得城是真的要走了。 

 

本报记者在一个月前采访时,就已经有店员坦率地表示这就是清仓促销,到了3月份之后就会关门走人。有趣的是,当时万得城依然表示这是正常促销,但就连消费者都无法相信这一点,“音响4折,还有电动剃须刀、咖啡机、电热壶……都只有4到6折,这比京东还便宜,怎么可能是正常促销。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记者在万得城各门店遇到过不止一个握着手机直接在商品前比价的年轻白领,也看到不少人在发现心仪的商品正好卖完后捶胸顿足,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早点到。 

 

在这段真正意义上的清仓甩卖时间里,万得城的顾客越来越多,货架也越来越空。如今,色彩斑斓的清仓价宣传广告与空了几乎一半的货架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与往常相比翻了几倍的客流终于挤满了平日根本用不上的全部6个支付柜台,看似生意兴隆实则回光返照。 

 

淮海店留至4月底 

 

昨日,万得城中国在官网上发布了公告称,两大股东德国麦德龙集团和富士康科技集团决定将于今年3月11日关闭其在上海的7家门店。不过,万得城上海淮海店将作为其主要的客户服务中心继续运营,不过依然会在4月30日关闭。

 

此前在一月中旬时,麦德龙集团宣布将不再继续万得城电器在中国的业务活动,之后它与共同投资经营的合作伙伴富士康科技集团一起,决定就万得城中国的去留问题进行协商。据麦德龙方面当时透露,除了关店之外另外一个选择就是寻找潜在投资者。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万得城中国股东会议也如期举行,股东们决定立即对有关万得城中国未来的各种选择和方案进行评估,并根据这些评估的结果适时做出采取下一步行动的决策。但从昨日的公告中可以看出,没有企业愿意接下这块烫手山芋,而股东们也已经失去了耐心。 

 

都是电商惹的祸? 

 

对于两大外资“洋和尚”接连败走上海滩,不少声音认为除了老生常谈的水土不服论外,还与电商的强势发展有关。有人认为,至少从表面上来看,电商加剧了家电行业的市场竞争,逼迫每一家电器连锁都得降低毛利甚至倒贴烧钱。那么包括万得城、百思买在内,是否实体家电行业转向线上就可以扭亏为盈,起死回生?至少万得城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回顾过去,在最初一年多的时间内,万得城总共在上海开出了7家门店,跑马圈地速度要远胜于当初的百思买。不过好景不长,由于万得城在上海电器市场的盈利状况无法达到预期,其扩张脚步受到了极大阻碍,高管、经理与店长频频换人,其动荡之剧烈已经为其之后的败走埋下了伏笔。 

 

实际上,万得城实体店会亏钱是业内同行心知肚明的事情。一方面,受到房市以及家电补贴政策停止等影响,即使是国内几家本土电器卖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另一方面万得城的买断经营模式在根本上就存在一定的成本劣势,并且在突发性促销上也缺乏品牌厂商支援。在万得城初入申城而百思买刚刚退出后不久的记者发布会上,有人直言不讳地询问万得城CEO:“你们到底做好了烧钱多久的准备? ” 

答案已经揭晓——两年。 

 

员工处置方案尚不明 

 

7家门店以及总共750名员工的去留成为了业内最感兴趣的话题。 

 

此前曾有业内人士透露,万得城7家门店与网上商城的软硬件资源摆在那里,吸引力是肯定存在的。但是,这些门店以后再做电器卖场的可能性极低,必然会挪为他用。 

 

万得城方面昨日也在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后的利用目前还在商讨中。另外,对于员工的离职补偿方案,万得城只愿意透露 “比国家规定的标准要好”。 

 

作为对比,百思买在徐家汇[0.24% 资金 研报]的旗舰店如今依然尘封在热闹的市中心,而当初百思买的不少管理人员与员工在投入了万得城的怀抱后,如今却又面临着离职问题。 

 

记者从可靠渠道得知,除了遣散离职外,一部分员工有可能会被转到麦德龙与富士康的其他项目中去。 

 

本土卖场指其软肋 

 

对于万得城退出中国,苏宁与国美都认为外资水土不服依然是最大主因。苏宁副总裁、上海苏宁总经理范志军分析称,中国家电行业是竞争最充分的行业,同时本土品牌竞争能力最强,因此相比较其它行业,家电领域是本土品牌占据主导地位的行业。已经形成的高门槛,是跨国企业难以发展的主因。 

 

“中国家电行业经历了快速连锁和线上线下融合两个大的阶段。在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期,经历了跑马圈地飞速发展阶段,同时也进入了低毛利期,在末期淘汰了百思买。进入2000年后期,电商快速崛起,形成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物流售后等基础配套最为重要,国内企业的转型速度明显快于外资企业,在这个阶段万得城淘汰出局。 ”范志军也提到,目前仍在国内发展的三田电机也不被看好。 

 

上海永乐的高管在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大环境问题外,万得城在中国市场判断失误的地方有很多,有两点尤其致命。“一是选址,一味地追求人流多的地方,而忽视实际需求;二是,员工考核与激励机制缺失,反而损害了其标榜的服务优先。”该高管认为,客流大并不等同于实际销售就高,从他们自己的数据可以看出,一些非商圈门店的销售业绩同样很好,因此盲目追求地段只会进一步拉高成本。 

 

另外,这位高管也表示,万得城在雇佣了员工以后,缺乏绩效挂钩、业绩审核和激励制度。员工们在旱涝保收的同时难免会出现懈怠,反而影响了其服务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本土卖场们已经开始向万得城的员工抛出“绣球”。苏宁昨日就向记者透露,对于零售专业型管理人才,他们非常重视,也希望有志人士可以加盟。